【本報訊】灣仔鵝頸橋鄰近的購物中心銅鑼灣和鵝頸橋街市,是多條巴士線的中途站,環境質素一直為人詬病,民建聯一項調查發現,在被訪的308名在橋底等巴士的市民中,81%認為該處橋底空氣「好差」,有67%的受訪者不滿意候車環境。有經常在橋底候車的市民更表示,天氣酷熱時會有暈眩的感覺。政黨促請政府作出改善。
建議設濕式滌氣塔
民建聯議員蔡素玉建議在鵝頸橋加設濕式滌氣塔,和使用一種名叫光觸媒的催化劑作為塗料,減少空氣中的懸浮粒子及有助分解細菌。另外,建議在橋的周邊種植攀藤植物,綠化鵝頸橋的環境。她認為可加設陽光管和循環雨水,供附近公廁之使用,以減少浪費資源。
環保署副署長趙德麟回應稱,有關建議的目標與當局一致,但需要時間研究執行的可行性,如空間是否夠用。他又說,現時當局在改善空氣質素方面的優先計劃是逐步將舊式的歐盟巴士改為歐盟三式或四式,此舉可減少懸浮粒子的排放量達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