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近月公布的貿易順差、外滙儲備金額不斷創新高,市場預計來自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有增無減。法國巴黎銀行香港分行首席經濟師費安道認為,美國對華貿易赤字,只佔整體貿赤的三分之一,即使人民幣升值,也無助解決美國貿赤問題。他認為,人民幣問題已淪為中美政治角力的工具,預期到11月美國舉行國會中期選舉時,來自美方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將會加大。
即使如此,費安道估計中國不會因此採取任何行動,因為中國已表明,不會讓人民幣再次出現一次性升值。根據中國政府過去的「往績」,他認為中國政府的行為與言論相符,因此他會「篤信、虔誠地」閱讀政府官員的言論。
他又認為,中國及美國的出口並沒有競爭性,因此早前美國國會發表針對人民幣的言論,純粹企圖展示其於國際政治舞台上的支配地位,與實際經濟運作根本扯不上關係。
費安道料升值3至6%
談及現時困擾中國經濟的問題,費安道認為,並非人民幣滙價升值速度,或者外儲備增長過快,而是樓市過熱,個別行業如鋼鐵水泥出現產能過剩,信貸增長過快等;因此即使來自美國的壓力可能增加,人民幣滙價的升幅也不會太大,未來1年內升值介乎3至6%。
不過,他估計人民幣滙價很可能被低估,但幅度應該不會大於10%,並暫時不會對經濟構成問題;即使外滙儲備持續增長,也沒有任何不利經濟的影響,龐大的外滙儲備,反而可以留作中國在開放資本賬項目時的彈藥,因此中國毋須擔心資金過份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