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榜 - 陶傑

權力榜 - 陶傑

荷里活每年都公布「權力榜」:哪部電影最賣座,監製導演的名字,在「權力榜」上馬上暴升。有的人去年在權力榜上名列十大,今年跌到了三四十名,有的人去年還在屯門和天水圍的地帶淒然覓食,今年忽然名浮中環和尖沙嘴。權力榜是一張最現實的成績表。英雄兒女,逐鹿中原,宮闕荒塚,秋水長天,再大的「權力」,到頭來只落得個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雖博得五分鐘的站立鼓掌,但捧着一個小金人,就等同收到了閻王帖。
史提芬史匹堡的名字每年都在榜上,有時第一,有時降到第三,有時驟跌到第九第十的邊緣,視乎當年有沒有賣座的新作。即使有,史匹堡也難敵數碼科技的大堆頭,這幾年來,超人、蜘蛛俠、X-Men,都不是史匹堡的產品。
然而論權力,不是爭一時,而是論千秋。誰的權力比他大呢?單一部《侏羅紀公園》,只在英國收入四千五百萬鎊,因為這部電影,英語世界多出了三千種關於恐龍的益智圖書,受史匹堡的靈感啓發,BBC攝製了一部紀錄片《與恐龍同行》,版權賣給全球三十個國家。
恐龍這個名詞,叫做Dinosaur,雖然是一百七十年前由英國地質學家奧雲起取,一直是一個學術名詞,史匹堡把恐龍和侏羅紀變成了流行生活的消費品。

今天,歐美的小孩對暴龍、翼手龍、雷龍的拉丁學名,比起對麥當勞出售的芝士漢堡包、魚柳包、豬柳包更加熟悉。在十歲之前,誰不知道恐龍是在六千五百萬年之前滅絕的,而且還可以列舉三大原因?
從史前的暴獸,變成枕畔的恩物,化腐惡為善良,玩具、出版、主題公園,無數行業因一個人的奇想而受惠至今,他重組了世界一代的童年夢想的版圖,在荷里活的權力榜上,史匹堡是獨一無二的真神。
其他模仿他的,像《星球大戰》的盧卡斯,還有《達文西密碼》的丹布朗,僅屬二流角色而已。在荷里活年年的權力榜上,史匹堡的名字像坐電梯一樣,有時在頂樓,有時在閣樓,他默默微笑旁觀,不發一句評論。
因為他是藍籌股中的嗪豐,有時股價雖然長期停在一百二十五元,有時,中行建行、中海油一類的H股風頭會把它蓋過,蓋棺論定結算盈餘者,嗪豐永遠讓你賺得最多、最穩當。權力榜上他是一個常數,或者,他本身是權力榜的製訂者,把自己的名字扔出來一起來玩玩,然後幽幽嘆一口氣,只有他最有資格說:這個世界,浮華過眼,最後只是一把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