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址二揀一 提供更多「亁淨」電力<br>中電力爭自建天然氣庫<br>

選址二揀一 提供更多「亁淨」電力
中電力爭自建天然氣庫

為減低對環境的污染及分散燃料風險,中電控股(002)96年已使用較「亁淨」的天然氣作為發電燃料。由於現有的天然氣氣源在未來數年內用完,中電一直建議在本港興建液化天然氣(LNG)儲存庫,以確保供電穩定及符合政府的減排要求。中電附屬公司中華電力商務總監藍凌志重申,自建儲存庫是最快及最好的方法,集團會在10月向政府呈交環境評估報告,以趕及明年初動工興建,避免出現「斷氣」情況。

【本報訊】藍凌志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中電早知崖城氣田的天然氣未來數年將用罄,所以4年前已開始探討解決方案,經過3年半研究,結論是在港興建儲存庫,才可確保日後有足夠天然氣使用。現時中電的天然氣來自中海油(883)位於南海西部的氣源崖城氣田。目前中電生產的電力約30%使用天然氣作燃料。

現氣源將用罄 工程迫切

藍凌志說,中電已向政府呈交關於儲存庫的部份資料,現時仍就兩個選址進行環境評估報告,按進度可在10月遞交整份報告,希望年底前取得批文,明年初動工興建,以趕及2011年開始使用,取代將枯竭的崖城氣田。中電是從29個地點進行篩選,最後選出龍鼓灘及大鴉洲兩個地點讓政府考慮。
藍凌志重申,環顧鄰近的現有及潛在氣源,以及政府訂下的減排目標,除了自建儲存庫外,中電手上沒有其他可行方案。他指出,若未能按計劃在明年初興建,又或者最終不獲批准,中電增加煤炭的使用量,勢將令污染物排放量回升;再者,中電約三分之一的機組使用天然氣,沒有天然氣即代表需要停機,可能影響供電穩定性。

加電費壓力增惹關注

至於興建費,他表示,由於選址未定,暫未可提供準確數據,若以海外相若規模的項目作參考,造價介乎38億至60億元。若能如期明年初動工,建築期約4年,除首年成本外,假設中電與港府就08年後利潤管制法則達成協議,餘下成本將在08年開始的新利潤管制法則內攤分,不會對電費構成太大壓力。
藍凌志補充,相對燃料成本,儲存庫的興建成本並不是電費高低的主要因素。他說:「大家要明白,要使用更多潔淨能源發電,成本必然較高,這是一個交換。」他認為,儲存庫只是單一事件,不希望與08年後利潤管制法則的商討,混為一談。

中電龍鼓灘天然氣發電機組。資料圖片

位於南海西部的氣源崖城氣田。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