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地產股 宏調打不死

大陸地產股 宏調打不死

「今年兩會時您也曾經說過對房價感到痛心。結果您的話音剛落,似乎是開發商們生怕您的心不夠痛,京城房價又是一通狂漲,不知您現在又作何感想呢?」──擇錄自《準房奴致溫總理的一封信》

一個內地網民對樓市的不滿,竟然成了一群「房奴」的共同聲音。大陸老百姓已對樓市的熾熱炒風、脫離現實的樓價,產生極大的不滿情緒,甚至形容為買樓背負巨債的同胞為房奴;有人在網上組織「不買房聯盟」,堅決一輩子不當房奴,更流傳着一封「準房奴」致溫總理的信,控訴高樓價的禍害。
據今年4月26日的《中國青年報》的調查,79.1%網友支持此「不買樓行動」。

降溫之餘 須穩定社會

傳統智慧認為,中央政府以宏調手段調控經濟,目的是為了冷卻過熱的經濟。不過明白了背後的種種因素,就知道其實宏調已超越經濟層面,更涉及內地社會穩定問題,也可以更準確地掌握大陸地產股的未來去向。今年中央調控房市的措施,便重點針對發展滿足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價單位,以紓緩社會的不滿聲音。
雖然此一系列的手段,很大程度上流於口號式叫喊,然而有小部份的政策,卻直接影響到中小型地產商。一向以來,加息是任何國家面對通脹等經濟過熱最慣常的手法。今年4月尾,人民銀行便將借貸利率由0.27厘調升至5.85厘。到6月,中央更規定銀行的住宅按揭首期付款,不得低於30%;並對購買住房不足5年轉手的買家,徵收賺取差價的營業稅。

緊縮信貸 影響更深遠

種種舉措,表面上是要打擊買家入市的意欲;但同時間緊縮信貸,對發展商的融資成本影響更加深遠。中央不但將銀行的存款準備金調高至8%,更要求房地產商發展項目的資金比率不得低於35%,否則銀行不得發放貸款。毫無疑問這將令部份資金短缺的中小型地產商,更難開展新項目;並需預留更多資金發展項目,影響盈利和派息比率。
不過為了避免過份打擊發展,進一步萎縮供應,令一般平民百姓更難置業,國家建設部早前澄清各城市每年新批動工的私樓總面積,要有七成的樓面興建90平方米或以下單位。
最近,中國海外(688)主席兼行政總裁孔慶平便表示,新一輪宏調已近尾聲,即使再有新宏調措施,亦只集中在稅務上。若中央因宏調見效而暫時鳴金收兵,部份地產商可望仍有相當的發展空間。
蘋果財經資訊研究組

面對廣大「房奴」的控訴,溫總會否感到痛心疾首而加重落藥遏止樓價飆升?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