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捷生雜文:五胡旺華?

孔捷生雜文:五胡旺華?

先朝史冊有「五胡亂華」之卷,本朝政事也有「五胡亂華」之說。文革後「思想解放運動」春潮湧動,原教旨的「凡是派」便直斥胡耀邦、胡啓立、胡喬木、胡績偉、胡福明為「五胡亂華」。其中知名度最弱的胡福明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執筆者。而胡喬木則最寃枉,他是「五胡」中對撥亂反正的中共三中全會《決議》持有異議的一個。該決議初稿原是他寫的,卻被鄧小平所否決,於是由胡耀邦主持推倒重來,中國始有改革元年。
而今五胡已相繼凋零或淡出,但胡姓與華夏之國脈仍休戚相關。本文不言政事,只談「今上」胡少主的龍穴風水──胡錦濤出生於江蘇泰州(隸屬揚州府),與江澤民是大同鄉。但胡的祖籍卻是安徽徽州績溪龍川村,奇的是此地與江澤民祖家安徽宣城江村僅有一山之隔。
筆者與徽州文化的唯一關聯,就是煲粵式老火湯時會放幾枚徽州蜜棗。而在先朝,讀書人卻都離不開徽墨。中國文房四寶之宣紙、徽墨、湖筆、端硯,其實前三種都來自安徽。因為浙江湖州的湖筆,原來就是「宣筆」,是宣城名匠把製筆神技帶到湖州的。至於徽墨,記得我小時候練習毛筆字也用過,墨條上有造墨大師胡開文的名字。徽州除了出徽墨,還有徽商。胡錦濤就是徽商之後。最有名的徽商當數胡雪巖。卻想不到,這幾個胡氏名人都與胡錦濤同屬龍川村之胡氏宗祠。

胡錦濤韜光養晦逾半生,終於修成正果,自他接過傳國玉璽之日起,徽州績溪的胡氏宗祠就湊夠「五胡」之數了。分別是明朝兵部尚書胡宗憲、造墨家胡開文、徽商胡雪巖、大學者胡適和本朝「核心」胡錦濤。考胡氏宗祠之族譜,胡少主屬胡宗憲這一房的嫡系。相較山那邊的宣城江村江氏宗祠,江澤民之「遙遙華胄」,實在不如胡錦濤這一脈華胄經得起推敲。
中國人篤信風水、龍脈、祖蔭之類,非但飽經革命血泊蕩滌的大陸如是,連被西方管治了一百幾十年的香港亦復如是。君不見曾蔭權也追尋本門曾氏的「遙遙華胄」,特區政府更動用公帑聘請江湖術士來看風水、勘龍穴。只不過,徽州胡氏宗祠之「五胡」能否「旺華」則大可置疑。
胡少主可會「旺華」尚未得知。但其他四胡中有三胡未能旺華,當屬定評。惟獨胡適的思想在大陸「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總算在台灣千辛萬苦地扎下根系。連戰訪大陸的諸多行狀殊為可歎,但他在北京大學的首次演講卻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蓋因那不是「連爺爺」的個人言論,而是代表國民黨對中國現代史脈絡的概括和闡述。他多次言及胡適與自由主義思想在中國的沉浮,最終在台灣結出憲政之果。
最令人扼腕者,「五胡」中的小胡和本家老胡卻不能同舟乘桴,在肅殺的威權政體下,自由主義如孤舟無處繫纜,似飄萍無處扎根。只緣胡錦濤堅信威權主義定能「旺華」。秉燭讀史,明朝正是中央集權臻達極致的朝代,大尚書胡宗憲想必已成就過旺華大業了。胡少主有此一脈嫡傳,試問中國之龍穴風水學又豈是無稽之談?
逢周一、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