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淆消費者 難搵啱醫生<br>美容銜頭難辨真

混淆消費者 難搵啱醫生
美容銜頭難辨真

醫學美容巿場龐大,願意一擲千金向醫生「求救」的大有人在,但有錢花也要懂得花,作為消費者的是否知悉操刀的醫生是何許人?是否受過足夠的「變靚」訓練?實情是,醫生名片上一大堆學歷,未必等如真材實學,修讀過皮膚科文憑或碩士課程,也不等於是專科;做激光、用果酸,畢竟不是買棵菜,到容顏受損才悔不當初,不如從長計議,事前問個清楚。 記者:張嘉雯、梁洵瑜

「我都聽過有啲朋友去啲細嘅美容院做,做完去唔到斑或者發炎。」今年27歲的高小姐,因為想除去兩頰的雀斑,曾想過向皮膚科專科醫生求救,「我打過電話去問,啲醫生收得好貴,要兩萬蚊,又試過上啲診所度,我唔知佢係咪皮膚科,不過我估係嘅,可能我都混淆咗。」
「有啲淨係讀過美容激光、彩光咁,只可以靠佢擺出嚟張cert.(證書)去諗佢係咪專業,一般人都分辨唔到。」與其跟花多眼亂的學歷糾纏,高小姐最終選擇在年半前到一脫毛中心進行療程,「大概一萬蚊度,無醫生咁貴。」

皮膚專科須六年培訓

全球富裕地區現時極為流行的激光、彩光、換膚等醫學美容,在香港沒嚴格規管,除了皮膚科專科醫生外,一般醫生、甚至美容師也可以施行。今年21歲的周小姐有意進行激光治療,但同樣不知醫生資歷的分別,「我都唔知邊啲人可以做,邊啲人唔可以,美容院都收得唔平㗎,所以我諗搵番皮膚科會好啲。」
在本港要自稱為皮膚科專科醫生,必須接受三年內科及三年皮膚科合共六年培訓。香港皮膚專科醫生協會副主席陳衍里解釋,專科培訓包括三年內科訓練,應考首部份考試後,再完成其後三年皮膚科及性病科理論及臨床訓練,再考第二部份,取得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內科)的資格,再經醫委會評估才可成為註冊皮膚及性病專科醫生。
「皮膚科醫生要學皮膚學病理、兒童皮膚科、皮膚手術、嚴重皮膚問題、性病等等課程同臨床嘅訓練,要喺醫院開臨床會議,所以皮膚科唔止係美容,係要有好多皮膚學嘅根底同知識,例如皮膚點樣可能係癌變,可能有癌變嘅癦應該點處理等。」

文憑碩士不能稱專科

至於在外國修讀的皮膚科碩士或文憑課程,則只需一年或九個月,陳衍里表示,現時與皮膚科有關的學歷,包括倫敦大學或英國威爾斯大學等文憑及碩士資歷(見表)。
醫學會會長蔡堅稱,文憑及碩士課程以理論為主,若修讀者自稱是皮膚科專科醫生並不合法,「佢哋喺皮膚科嘅知識係叻過好多GP(普通科醫生),有學過果酸換膚、激光或者打透明質酸,會專注啲美容項目,所以會好熟,但唔可以叫做皮膚科專科,如果唔係就誤導。」

名片上不可亂印名銜

近年坊間不少醫生在名片上印上各種名銜「吸客」,例如「美國抗衰老醫學文憑」;又或在診所內的當眼位置寫上擁有「英國倫敦大學聖約翰書院激光及美容證書」、「法國巴黎皮下注射療法深造證書」、「法國巴黎美容醫學深造證書」等資歷,蔡堅解釋,有些根本不要求醫生接受訓練,只要「畀錢飛去外國考個試就掂」,在派發予病人的名片上,絕不可印上這些未經醫委會審訂的名銜,否則就是違規,消費者應留意。

醫學美容市場龐大,有醫療中心在櫥窗外擺滿美容產品吸引客人。 王子俊攝

《女士意見》
會搵美容院
葉小姐(23歲):「唔知點樣為之皮膚科專科喎,淨係知普通科醫生都可做激光,如果我有機會做都會搵美容院,雖然擔心安全,但始終平啲。」

《女士意見》
醫生專業啲
陳小姐(30多歲):「我唔知皮膚科醫生同皮膚科碩士有乜關係,但係如果去都會搵醫生,因為醫生始終專業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