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超借殼上市蛇吞象,然後股價大跌累街坊,現在出售大部份電訊盈科股權,雖然弄到滿城風雨、繼續被全城咒罵,但總算成功抽身、亁淨利落。
可能3年少賺44億
這邊廂,矽谷公司MercuryInteractive的幾位前任高層,雖然沒有令股民損手爛腳,但他們「掠水」不高明,在分發認股證及借款方面的手續弄得一團糟,不但被董事會辭去所有職務,還面臨美國證監會(SEC)起訴,可能難逃身敗名裂的命運。
MercuryInteractive位於矽谷的山景城(MountainView),是一家有名軟件測試自動化公司,與Compuware、IBM(Rational)及Segure各有千秋,被譽為四大測試軟件商。以業績及盈利來評論,這家公司算是成功的,可惜好景不常,去年11月傳出公司3名高層涉及認股證醜聞,隨即被董事會炒魷,公司股價即急挫三成,現時已回升至之前水平。
這3名高層分別是當時的行政總裁AmnonLandan、財務總裁DouglasSmith及法律顧問SusanSkaer,他們處理認股證的方式極之混亂,在這10年間不斷以不正當手法在認股證中獲利,包括把自己的認股證分派日期故意推早(Backdating),及沒有按照手續便從公司獲得過百萬美元的借貸來購買認股證。於1997至2002年間,Landan共獲得價值6050萬美元的認股證,其中260萬美元認股證已被董事會宣布作廢。同時,若認股證派發的開支歸入收支賬目的話,亦會令Mercury在過去3年的收入減少5.67億美元(44億港元)。
美國有66公司被查
不過,backdating認股證的做法並非罕見,位於三藩市的互聯網資訊網站Cnet.com,亦剛剛被揭發有backdating的情況而需要調整已公布的財務報告,至今美國已有66家公司被SEC調查有否涉及backdating。
有分析家說,Mercury的案例與Enron情況不同,皆因這些高層在任期間其實並非毫無建樹,相反他們成功令到Mercury的市場佔有率不斷提高,公司其他營運方面並無不妥。
話雖如此,小弟就認為他們的行徑有點「無厘頭」,身為公司的總裁,已經比一般股民擁有多十倍內幕消息,這樣也未能選擇一個最理想的時間為自己派認股證,與人無尤,為何要用Backdating來掠水那般冒險呢?
魯笨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