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一對山村教師夫婦,兒子一出生就患了腦部癱瘓,但夫婦倆對他不離不棄,12年來每天都揹着他步行10公里山路到學校,一邊給學生上課,一邊看顧兒子。兒子今年14歲了,智力卻無甚長進,迄今連一句「爸爸媽媽」都不會叫,只懂癡癡地對着父母儍笑,但父母仍然無怨無悔。
為治病欠一身債
上月30日上午,重慶石柱縣鹽井小學的辦公室裏,像往常一樣擺着一張類似「BB車」的木椅,椅子裏坐着一個儍乎乎的大孩子。他叫秦浩,是學校老師秦文華的兒子,今年雖然已14歲卻如嬰兒般歪着身子,嘴角不斷流出口水,浸透了他頸下的毛巾,他不會說話,嘴裏卻不停發出「嗚啊嗚啊」的聲音。
《新京報》報道,秦浩出生時,因缺氧而導致嚴重腦癱瘓。為替兒子治病,秦氏夫婦14年來節衣縮食,曾揹着兒子到重慶、西安、雲南等地,求醫不果,卻花光了所有積蓄,還欠下一身債。
喜歡教兒子認字
1994年,鹽井小學負責人見秦文華家境特殊,遂讓在家務農、具有初中學歷的秦妻到學校代課,任教學前班。自此,夫婦倆每天揹着兒子走進課室,一揹就是12年,兒子現在已經有40公斤(約88磅)了。
此外,秦文華最喜歡教兒子認字,儘管秦浩仍不會叫「爸爸媽媽」,但每當他看到「爸」或「媽」兩字時,總會興奮得手舞足蹈,令艱辛勞累的父母感到最大的安慰。
中國專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