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對黎巴嫩的軍事行動進入第三日,除了繼續狂轟機場和道路,炸真主黨(Hezbollah)游擊隊據點,又大炸發電廠、油庫和手機網絡發射站,除了要徹底封鎖黎巴嫩海陸空交通,還要重創黎巴嫩經濟。
以軍昨日(周五)第三度空襲黎巴嫩首都貝魯特(Beirut)國際機場,再炸跑道之餘,又炸機場大樓和通往機場的天橋。之前一晚,以軍戰機通宵轟炸貝魯特通往敍利亞首都大馬士革(Damascus)的公路,跟着炸貝魯特以南吉耶(Jiyyeh)發電廠的油庫,又炸黎巴嫩東部多個手機中繼站。封鎖黎巴嫩各港口的以軍艦艇,不時向吉耶附近的沿岸道路開火發炮。
旅遊業佔國內生產總值15%
自以軍展開攻擊,黎巴嫩已有逾15,000名阿拉伯遊客匆忙離開。旅遊業是黎巴嫩的主要經濟命脈,佔國內生產總值約15%,即36億美元(280億港元)。有業內人士指事件恐怕令他們今年暑期旺季收入少75%。
以軍狂炸是要癱瘓黎巴嫩的交通,令真主黨無法運走被擄走的兩名以色列士兵,以軍也向這次衝突的罪魁禍首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HassanNashrallah)算賬,企圖將他炸死和消滅真主黨。以軍昨晨在南貝魯特納斯魯拉的據點和用作集會的遊樂場至少發射了七枚導彈,並首次空襲黎巴嫩東部希爾米勒(Hermel)的真主黨目標及一個親敍利亞的巴勒斯坦游擊組織基地。貝魯特市郊的空襲至少造成3死40傷,令黎巴嫩死於以軍行動的人數增至69人,大多數是平民。
真主黨射150枚火箭還擊
真主黨沒有坐以待斃,48小時內向以色列北部發射至少150枚火箭,以色列平民至少2死95傷。以色列指前日更首次有兩枚火箭,射到離黎巴嫩邊境30公里的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海法(Haifa),無人傷亡,但真主黨否認。
英國《珍氏防衞周刊》引述以色列情報消息,指真主黨可能擁有10,000至15,000枚伊朗和敍利亞供應的導彈,包括射程75公里的伊朗製「勝利五型」(Fajr-5)和射程150公里的「澤爾扎爾一型」(Zelzal-1),後者可射到以色列最大城市特拉維夫(TelAviv)。
以色列駐美國大使阿亞隆(DanielAyalon),指火箭襲海法是「很嚴重的升級事故」,以色列已處於戰爭狀態,「目標是贏得戰爭」。他坦言以軍攻擊的目的,是要真主黨無能力再射火箭,以至助黎巴嫩政府一把,結束真主黨實質據黎南自治的局面。
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美國有線新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