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細菌「點石成金」

澳洲細菌「點石成金」

點石成金這種能力,原來不是神話中的人物才有。澳洲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細菌,能將泥中的含金物質變成純金,機制暫時不明。不過,科學家強調人們單有這種細菌是「種」不到金的,因為細菌要在有金的地方才可製造出黃金。
最近一期美國《科學》周刊報道,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NationalUniversity)科學家里思(FrankReith)進行研究時,從澳洲兩個相隔3,000公里的金礦收集了一些金粒,發現80%金粒上都出現一種叫Ralstoniametallidurans的細菌。
重金屬在溶解狀態下毒性較強,里思指出,Ralstoniametallidurans就能將這種狀態的重金屬變成毒性較弱的固體狀態,里思相信Ralstoniametallidurans這種能力令牠可以「點石成金」。
里思說:「重金屬有毒,對我們和微生物來說也是,特別是高濃度的情況下,這種細菌可以解除牠身處環境中的液態金的毒性,由此可以解釋為何找到的金粒上有這種細菌的存在。」

泥中有金才能「種」出金

雖然不少科學家質疑細菌有這種造金能力,但里思卻認為研究結果已經證明,Ralstoniametallidurans在產生固體金上扮演重要角色,但他暫時不知細菌「點石成金」的機制。
里思亦強調,市民不要以為挖一桶這種細菌回家就可以「種金」,因為細菌製造金的首要條件是它身處的環境要有金,否則甚麼也「種」不出來。
美聯社

Metallidurans細菌(圖),認為這種細菌有點石成金的本事。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