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痛斥盜版,網民以謬論反駁,其中可看到些中式詭辯思維,卻惹來網民長篇大論反擊:「你已經很主觀的把『不同意見』定性了為『謬論』?然後又再把製造『謬論』的思維,稱作『中式詭辯思維』?為甚麼要在這帶有明顯貶義的『詭辯思維』前面,加上『中式』一詞呢?彭導確實有貶低內地同胞人格之嫌!……看來你已經很不客觀了……一下子把這頂帽子扣到我們這些持不同看法者的頭上。」
我倒寧可遇上些謾罵的人,還可把他編類為「不理性思考人士」。但這類看似有思考邏輯,嘗試跟你討論的人,卻滿口歪理(對,我又再次主觀地「扣上帽子」)。
大概受到文革時扣帽子影響,內地有些人就是提倡甚麼都以「平等基礎溝通討論」。你這樣說這個大道理當然看似文明,只是到最後也不說出個定論,這並不是真正平等溝通,而是含糊其詞,故意不下定論。有些時候是還沒有得到定論;但有些是根本不想為錯誤承擔責任,嘗試把溝通討論無限延長,以時間換取空間。把購買盜版美化為「我們這些持有不同看法者」。
為甚麼稱「中式詭辯」?其實並沒對內地同胞的貶意,這個「中式」一詞,純粹地域上區分,因為這類不甚高檔的詭辯思維,確實在華人社會(是華人社會!不只限於內地)發現得比較多,因此稱為「中式詭辯思維」也是合情合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