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阿富汗及科威特的婦女都已享有普選的權利時,在香港及中國大陸居然仍有些人認為香港未準備好實行普選,這不是讓人啼笑皆非嗎?」說這番話的不是泛民主派議員,也不是一向支持普選的政黨領袖或學者,而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女士。
「若果我們不提高警覺、不時刻監察,部份工商界人士便會乘虛而入,把香港變成一個跟其他中國城市沒有分別的城市。」說這番話的不是甚麼「逢政府必反」、「逢中必反」的人,說這番話的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女士。
「英國、歐洲、美國在香港都有巨大的投資,她們也有不少國民在香港定居;因此,這些國家關注香港的發展是正常不過的。」說這番話的不是被親中人士批評為漢奸的李柱銘先生,而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女士。
我們不知道陳方安生女士是否有意參與明年的特首選舉,我們也無法知道陳太是否對出任特首有一絲一毫的幻想,但在說過這樣一番話後,這一絲一毫的幻想都得一筆勾銷了,因為北大人根本容不下這樣的真話,因為北大人根本容不下說真話的人。然而在目前只講權勢不講是非的政治格局下、在只講親疏不講原則的氣氛下,我們的社會需要更多敢說真話的人、需要更多肯說真話的人。
應該看到,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扶持下,在保皇黨的全力支持下,特首曾蔭權先生掌握了大量的政治資源、掌握了前所未有的政治權勢,此所以他敢於視市民的民主訴求如無物、此所以他敢於對普選時間表採取拖字訣、此所以他公開說香港未準備好實行全面普選。幸好陳太昨天的話有力駁斥了香港未準備好實行普選的謬論。可不是麼!阿富汗、科威特的社會經濟發展比香港落後的實在太多太多了,這兩個國家國民的教育普及程度更是比香港大大遜色,她們也能順利實行普選,她們的國民也有能力一人一票選出自己的代表,香港怎會不夠條件、不夠能力實行普選呢?
毫無疑問,中國大陸在過去二十多年來取得了重大的經濟成就,整體的經濟實力比以前大幅上升,對香港經濟的影響更是舉足輕重;但是這樣的經濟成就並不意味香港要一面倒的靠攏中國大陸或模仿她的處事方式,更不意味香港要放棄原來的獨特優勢及優良制度。事實上中國大陸在很多方面如法制、社會管理、管治模式等都問題多多,香港在這些方面仍有不少經驗及優點可以讓內地參考、借鑑;而在政治改革方面,香港更可以成為改革的先行者,讓北京當局了解到開放政制、引入普選不會損害政治穩定及經濟發展。因此,香港最需要的是像陳太所說那樣盡力保持兩制的分別、盡力捍衞香港本身的制度,只有這樣才對香港、對中國大陸的發展最有利。可是像這樣政治不正確、不合時宜的話,還有多少人願意講呢?
任何開放社會都需要不同的聲音、不同的意見;香港由於政制仍未開放,只有更需要不同的聲音、不同的意見對政府作出制衡。偏偏特區政府對不同意見的容忍度卻愈來愈低,甚至明目張膽執行親疏有別的政策,把不同意見的政黨、團體及人士邊緣化,並大力扶植親政府的力量。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政治氣候才令陳太一再以行動、以言語提出她的批評及想法;我們更希望有更多人能像陳太那樣敢於對不健康的政治風氣提出批評、敢於對不合理的現象提出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