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指不爭取民主就不會有收穫:<br>香港可作中國改革試點

陳太指不爭取民主就不會有收穫:
香港可作中國改革試點

【本報訊】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對是否參選特首不願表態,但表明會繼續爭取普選。她在接受《亞洲華爾街日報》訪問時稱,港人還有很多事情可做去爭取民主,應繼續嘗試否則不會有收穫;她又指回教國家阿富汗及科威特的女性也有普選權,警告若壓制港人民主訴求,一旦經濟逆轉,可能引發一些政府難以控制的後果。 記者:羅偉光

這是陳方安生於7.1遊行後首次正式接受傳媒訪問,她為被指忽然民主解釋,稱自己出身公務員,學會以外交詞令說話,但退休後決定有時要直言不諱(callaspadeaspade)。她批評港府愈來愈不能忍受異見,暗批曾蔭權政府「親疏有別」的做法,並說雖然自己做官時作風可能較傲慢,但也看得出舊制度已行不通,因香港與世界已轉變,至於會否角逐特首,她再以「見步行步(Onestepatatime)」回應。

有商人力阻民主發展

本年7.1遊行有不足六萬人參加,有人認為與經濟好轉及特首換人有關,也反映陳方安生號召力有限,陳太承認有些人對爭取普選失去信心及感到可做的不多,但她不會放棄,「我們還有很多事可做,至少可以嘗試,不去爭取便不會有收穫。」她又說既然北京已改革金融及法律制度,應可讓香港作為改革試點,日後可在全中國實行,「若繼續壓抑港人普選及民主權利,一旦經濟逆轉,可能引發政府難以控制的後果。」
特首曾蔭權多次表示香港未準備好普選,陳方安生指這些言論很諷刺,並指回教國家阿富汗及科威特的女性也享有普選權,她反問:香港及中國有些意見稱香港未準備好普選,不是很啼笑皆非嗎?至於有人說北京擔心普選特首會產生非中央屬意人選,她直斥是「侮辱」,認為中國應對港人有更大信心,並說商界有人力阻香港民主發展及主張放棄兩制,市民需留意以防香港淪為一個普通的中國城市。

認為英國現支持不足

北京對外國評論香港事務反應敏感,陳方安生認為前宗主國英國有憲制責任捍衞一國兩制,但現時對香港民主支持不足,她說英、美及歐洲在香港有可觀投資,也有不少國民在香港,關注香港發展符合這些國家利益。

學者:籲港人要堅持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認為,陳方安生鼓勵市民爭取民主,顯示她有意繼續在民主運動中擔當推動角色,他又說陳太對普選立場與民主派一致,「陳太企出嚟,肯定對宣揚民主訊息有好處。」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稱,社會上不少人認為與中央「搞對抗」不利香港民主發展,今年7.1遊行人數較預期少,陳方安生呼籲港人堅持下去,似要拉攏這批取態較保守的中間派為民主運動維持動力。
他續稱,陳方安生的言論可能被中央視為煽動市民,她「豁出去」的態度愈來愈明確,「咁講只會愈來愈同中央對立,會唔會參選特首相信真係要見步行步,日後再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