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忽然又成了熱門話題,女明星天生的麗質和後天的加工被傳媒擺在放大鏡下盡情研究,所有靠面口行走江湖的賣藝者草木皆兵。借用張愛玲在《色,戒》形容麻將檯強光燈的妙語,這真是「無情的當頭照射」,拋個身出來賭一鋪的冒險家唯有咬緊牙關接受考驗,真金不怕洪爐火,混了雜質的十八K也不必退縮——臉上假作真時真亦假,胸前無為有處有還無,曹雪芹教落,有什麼大不了?
正準備把《包法利夫人》引進香港波場的林奕華,在報章權充程咬金(還是包青天?),盤點曾經裝修門面的前輩,把何琍琍推舉為整容傳聞的開路先鋒。唉呀,真是貴人善忘,他怎麼可以這麼沒大沒小,完全忽略了我們敬愛的李大姐?
路人甲乙丙的批盪最多只是蜚短流長,長青樹的維修傳說不但在咸豐年已經甚囂塵上,而且流傳之廣和版本之多,簡直可以歸納為充滿民間智慧的地方掌故。所有版本都以當時泛稱美容院的理髮店作背景,天皇巨星片約再繁忙,也必定抽出時間打理煩惱絲,這天來到洗頭,負責招呼的是個未見過世面的洗頭仔。他殷勤把水調得不冷不熱,準備為大姐大效勞,誰不知近距離掀起那把秀髮,發現某些原本長在前面的皮肉,因為一而再的拉臉皮走了位,居然窩藏在頸後。無辜目擊貞子現形的服務員,據說嚇到:A、手騰腳震;B、高聲尖叫;C、當場昏倒;或者D、氣絕身亡。
據說,只是據說,但是在互聯網尚未織成、周刊尚未充塞報攤的時代,也有本事傳得街知巷聞,可謂傳播界奇迹。轉個話題:《包法利夫人》的翻譯者太殺風景了,女主角的名字譯得硬橋硬馬——「包華麗」不是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