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一連兩日選擇性地向部份傳媒發放有關商品及服務稅(即銷售稅)諮詢文件的內容,並單方面要求有關傳媒全面報道政府的建議、不要作出批評及評論;香港記者協會昨日去信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批評這種企圖操控輿論的手法,嚴重窒礙新聞自由,予人「親疏有別」之嫌。
嚴重窒礙新聞自由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蘇鑰機指,若非在極特殊的情況下,根據公平原則,政府沒有理由選擇性向部份傳媒發放消息。此舉也會帶來不良後果,並破壞政府與傳媒的關係。
記協主席胡麗雲表示,該會接獲多間傳媒機構反映,關注港府選擇性地發放消息的手法不當。該會除去信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外,昨早又與行政長官辦公室聯絡,就今次的安排表達不滿。
記協的聲明指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只向個別傳媒機構發放消息,大大削弱市民的知情權,嚴重窒礙新聞自由,並予人親疏有別之嫌。記協強烈要求政府恪守《基本法》第27條,維護言論及新聞自由;並應不偏不倚向所有中、外傳媒發放消息。
「係咪真係親疏有別」
外國記者協會主席ChristopherSlaughter表示,該組織一直要求任何政府向傳媒發放消息時,要對所有傳媒一視同仁、也要予以公平對待。
《信報》總編輯陳景祥昨在商業電台《左右大局》節目中,對政府今次做法大表不滿,他認為政府在公共政策問題上,必須公平對待傳媒,「係咪真係親疏有別、抑或係借助信得過嘅傳媒(處理政策)?咁都係嚴重破壞新聞自由。」他又指,無論政府今次有無借助或分化傳媒的意圖,做法都極為愚蠢,因為公平發放消息,才有助公眾參與討論,他希望政府能加以改善。
港府昨晚則發表聲明,聲稱十分重視與傳媒的關係,會致力與傳媒加強溝通、協助傳媒報道;又聲言政府尊重並保障香港的新聞自由。財政司司長新聞秘書羅志康昨日回覆本報時表示,在此事上並沒有一份傳媒黑名單;並指政府短期內不會再安排類似的吹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