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坐飛機離港,總是會空着肚子入機場,然後待過關後,到BurgerKing吃一個DoubleCheeseBurger加Bacon。
記得小時候,香港的漢堡包市場,雖不至百花齊放,但也勉強可算三國鼎立,除了麥記,還有Wendy's及BurgerKing。還記得小時候BurgerKing的廣告,把其宣傳重點放在:「一般漢堡包嘅牛肉係煎嘅,而BurgerKing就係燒嘅。」它把煎的漢堡扒作為一般,就明顯把自己定性為一個弱者。後來日子漸過,後兩家都徹底被前者打敗,撤離了香港。唯獨只餘下BurgerKing那一間小小的分店,設在機場禁區內,彷彿就是戰敗後去到邊界打游擊的一小撮殘餘部隊,有堅守着最後一片根據地的悲壯和遲暮。
向來都喜歡「鋤強扶弱」,因此每年也會內心支持一些非洲球隊,例如今屆的加納和上屆的喀麥隆。希望香港不會成為麥記一統天下,藉着BurgerKing的最後據點,抗拒大美國連鎖式的快餐文化雄霸香港(回想起來也十分諷刺,同情一個美式連鎖式的快餐文化,忽然代表了弱勢社群,在抗拒另一個更大的連鎖式的快餐文化)。只是除了以夷制夷外,如何找出本地品牌與之抗衡呢?在那裏,彷彿上海法租界,進駐着各式各樣在邊緣掙扎的不同品牌。除BurgerKing外,旁邊還有PopeyesChicken&Biscuits。在麥記的霸權下,大力水手炸雞顯得格外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