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峯定價飄忽 小業主買貴貨<br>樓市特攻隊:市建局賣樓花冇價單

怡峯定價飄忽 小業主買貴貨
樓市特攻隊:市建局賣樓花冇價單

去年賣樓花「冇價單」問題鬧得熱烘烘,雖則發展商當時信誓旦旦,聲稱會跟隨地產建設商會新指引辦事,盡量讓買家在揀樓前知悉開售價錢。但這種自我監管、沒有責任的做法,發展商大都是陽奉陰違,隨便公開極少量單位的參考價,其餘則「埋檯傾」,依舊當買家「水魚咁㩒」。政府至今仍表現「鵪鶉」,不敢再向發展商施壓,升斗市民要合理地購得安樂窩,惟有自求多福。本報接獲讀者張小姐投訴,指西環堅尼地城怡峯無價單可參考,令她枉多付近百萬元買貴樓。

代理聲稱無價減

新婚的張小姐,一直希望和夫婿在港島西區築愛巢,而位處堅尼地城,由九龍建業(034)與市區重建局合作發展的怡峯,各方面都符合這對小夫妻的置業要求,因此今年4月9日,兩人便透過物業代理洽購有關單位。
鑑於坊間不少一手樓盤也有減價優惠,故此張小姐曾問代理是否尚有議價空間?當時代理說怡峯有政府機構參與(市建局),所以只會按定價發售,沒有任何形式的優惠。

低一層竟貴百萬

既然價錢無得斟,張小姐便集中精神挑選心水單位。兩人最初屬意33樓C室的1108方呎單位,惟代理對他們表示該單位已售出,張小姐於是退而求其次,選了下一層即32樓的C單位,成交價802.74萬元,夫婦並於4月20日簽署正式買賣合約。
詎料事隔數日,張小姐從報章得悉,她當日屬意的33樓C室,僅以708.1萬元出售;而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該單位簽署正式買賣合約日期為4月26日。
對於成交日期較她遲,樓價反而平近100萬元,張小姐憤而向物業代理投訴。代理解釋,由於有個別單位是經發展商直接出售,箇中情況他們也不太理解。
張小姐質疑有關交易是否涉及利益輸送,並擔心屋苑創出低價成交,會影響銀行對物業的估價,甚至無法批出貸款順利「上會」。

恐影響估價上會

怡峯定價飄忽,又何只張小姐一人「中伏」。例如27樓B室及26樓B室的買家,簽約相差7日,樓價相差66.5萬元,差幅逾15%;26樓B室買家上月中更以488.8萬元摸出單位,賺48.8萬元。另外,30樓B室及33樓B室的買家,簽約日期相差9天,樓價便相差近55.8萬元。
至於8樓A的買家,未知是否因為一個幸運的號碼,便需較9樓的買家多付77.5萬元(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