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我倚老賣老指手劃腳,就以為我是有份在產房接生的資深披頭四迷,其實搭上賊船的時候,已經接近水尾,離娛樂版每隔三個月就神經質宣布四人幫復合的日子不遠了——剛出世的讀者可能不知道,上世紀七十年代最頻密見報的樂壇八卦新聞,是「披頭四即將重組」。煩到一個程度,後來傳出約翰連儂在紐約遇刺身亡噩耗的時候,有人不顧被亂石擲死的危險,公然拍手宣稱:「好了,不會再有復合謠言了!」
並且要借另一個媒體通電,看了動畫片《黃色潛水艇》才正式入門,遲鈍得可恥。當年兩大「黃色電影」,我只看過老少咸宜的這部,更哄動的瑞典片《我好奇,黃色》一直緣慳,直到最近才終於買到光碟。尾隨《黃色潛水艇》還有一部紀錄片《由它去》,是同名大碟的製作特輯,換了音樂光碟滿天飛的今天,恐怕只好淪為隨唱片贈送的花紅,不會鄭重登上大銀幕。其實披頭四電影之中,為人津津樂道的是最早李察賴斯特導演的《一夜狂歡》和《救命》,後者在康城影展獲金棕櫚,意難平的倒采聲連不懂事的小朋友也聽到。
印象中披頭四曾經蒞臨香港演唱,土產瘋狂女歌迷在檔案有為偶像尖叫的餘音,或者港九各區涼茶舖未曾失憶的老僱員也可以挺身作證,六幾年某兩天生意特別興旺,大批穿超短迷你裙戴黑白普普塑膠耳環的妙齡女郎不約而同失聲,有病醫病接踵幫襯。草根市民的親密接觸,是由「Can'tBuyMeLove」化身為《行快啲喇,喂!》的打油歌。雖然社會現象學家沒有將它擺上神檯,有耳共聞者都知道它是翻譯再造界的奇葩,間接催生了被譽為歌神的許冠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