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規管買樓如賭博

政府不規管買樓如賭博

其實,當市民「水魚」的發展商又何只九建一家。同於今年賣葵涌樓花盤雍雅軒的長江實業(001),同日簽約的2座32樓E室,成交價竟然比矮16層的15樓為低(見表)。

公開數伙當交差

現時,發展商賣樓花時,為敷衍去年所訂的新指引,一般都會事先公開數個至數十個單位的售價;但大多數售出的單位,都是透過所謂「埋檯問價」方式成交。其後,發展商又會將已售單位,連同部份未售單位印成價單,向買家派發,此舉純為免落人口實,被指不依新指引辦事而已。總之市民現時買樓猶如賭博。
另發展商如賣現樓,更「大條道理」不派發價單。如今年4月底至5月初,相繼劈價兩至三成發售的長沙灣宇晴軒、荃灣爵悅庭及荃灣樂悠居,有關撻訂和貨尾單位,樓價也如海鮮價或股市般,每日、每分、每秒都在不停跳動。
如長實賣宇晴軒,簽約差1天,1座25樓C室的樓價便低過10樓C室。而新鴻基地產(016)高調清貨的爵悅庭,樓價更似坐「過山車」般,如5月9日簽約的西爵軒61樓C室,成交價519.4萬元;隔日簽約,2層之上的63樓C室,成交價只381.5萬元,一日間暴跌137.9萬元。華人置業(127)的樂悠居,41樓15室買家,比46樓15室買家早簽約1天,樓價便要多付18.9萬元。

凡此種種個案不勝枚舉,政府卻依然故我「隻眼開隻眼閉」,仍死撐現行發展商的自我監管運行良好;又指擔心政府太多規管會阻礙市場運作的順暢,一直不肯進一步定下更公平的規則。無辜小市民的血汗錢,便在如此不公平的買賣中,白白被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