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污水3天治標不治本<br>4000人渡珠江做環保騷<br>

截污水3天治標不治本
4000人渡珠江做環保騷

廣州當局為表明治理珠江污染取得成效,昨日上演大型橫渡珠江騷,近4,000市民和廣東省長黃華華、廣州市長張廣寧等官員,由中大碼頭下水,游往對岸的星海音樂廳碼頭。為確保游泳官民健康,廣州市區36條河涌關閉三日,截斷排入珠江的污水。有市民樂於一試暢泳珠江,也有人指摘官員做騷、勞民傷財。

當局原定渡江人數為一萬名,但出於安全考慮,人數一減再減,昨日的泳手分成62個方陣先後落水橫渡,在下午2時40分開始,至5時左右結束,場面未算壯觀。官方在橫渡區域兩邊安排固定救生艇40艘、區內有流動救生橡皮艇10艘,合共配備專職救生員150人,還有20名潛水員在下游急救艇待命。廣州對上一次橫渡珠江活動在1977年7月舉行,迄今已相隔近30年。

河涌如坑渠 傳陣陣惡臭

對希望在廣州珠江暢泳的市民來說,最大的威脅來自生活污水的污染物,包括大腸桿菌等,早前有報道說,僅船隻每日排入珠江的糞水就有2,000噸。當局為渡江採取了封涌、禁船等多種減污措施,還在海印橋、珠江橋、流溪口設置三道「攔截防線」,確保漂浮物不流入泳區。但這些措施顯然無助減少珠江平日的污染,有網民在論壇上留言:「又在勞民傷財啊!」「好大喜功,不如實事求是為民做點事。」
在渡江河段上游約30公里的石井河段,污染情況仍令人震驚:走在河畔可聞到陣陣臭味,而河涌更是如同臭坑渠。在白雲區潭村負責看水閘40多年的張伯說:「呢度再唔治理,10年後連人都無法生存啦。」

網民譏諷:做人體試驗

《廣州日報》的「大洋論壇」上,最熱門的議題是「橫渡珠江的意義是甚麼」。有人肯定活動有助推動環保,但多數人則抨擊這只是官員為表現政績。有網民譏諷:「橫渡珠江是進行小規模人體試驗。那些嗆了珠江水的作為實驗組,沒有嗆水的作為對照組。醫學觀察一周。」
恢復橫渡珠江活動,是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擔任廣東省委書記時提出的。他上調中央後,還多次過問,對廣東省官員的壓力可想而知。而將調任貴州省代省長的廣州市委書記林樹森,也在離開廣州前,參加了上周四舉行的綵排。黃華華昨日用大約20分鐘游過珠江,全程約800米。他上岸後對傳媒表示:「江水不黑不臭,雖然離真正清澈還有距離,但是我們有信心讓珠江徹底變好。」
本報記者

參加渡江的市民出發前興奮地舉手歡呼。本報記者攝

渡江人士托着各城區的招牌,十足作騷。本報記者攝

小朋友吹脹渡江用的水泡。

邢小姐:
「在水中沒聞到臭味,但水太污濁,戴着泳鏡在水下幾乎看不見東西。」

崔小姐:
「比較(西樵山巴江)起來珠江水差好多,應該下大力整治污染。」

周小姐:
「小時候在珠江泳場游過珠江水,希望水質能回到接近當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