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雖然央行自2004年中至今9度加息,現時息率已升抵4.25厘,但經濟勢頭仍然強勁。5月份新建樓宇數字雖然下跌,但新屋價格指數仍然向上,反映房地產市場並沒有放緩迹象;零售數據在4月份增長1.7%,更創出1年的新高,比預期中的0.4%超出很多;此外,6月份失業率也維持在32年來低點的6.1%。由於經濟強勁,加上通脹數字在5月份錄得2.8%升幅,相信加拿大央行在未來半年內仍然要繼續加息。
其實在過去兩年,加拿大的經濟增長跟高油價有着莫大的關係。加拿大現時是世界第9大產油國,儲備更僅次於沙地阿拉伯,但它跟其他產油國有一個很大的分別,就是政治相對較穩定。所以自2000年開始,加拿大已取代沙地阿拉伯,成為美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商。而中國這個全球第3大石油入口國也看中加拿大這個優勢,積極地收購它的石油公司(如MEGEnergyCorp),以增加國家的石油儲備。
有美國和中國兩大國的支持,加拿大的經濟前景自然受惠於油價的走勢而水漲船高。近日有研究報告指出,由於效率的提升,現時生產1單位國民生產總值所消耗的石油,較80年代少33%。如果能源開支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率不變,油價可以上升至每桶85美元的水平。
短線偏強長線淡
然而我們也相信,短期內油價有可能再創新高,原因有兩個。首先是近日漸趨緊張的地緣政治形勢,譬如美國跟伊朗的核武談判,以及北韓無故的挑釁行為。其次是美國將踏入颶風季節。根據氣象廳的預測,今年美國的颶風會相當活躍,季內會有8至10個颶風,以及4至6個大型颶風。由於去年受到卡特里娜的吹襲,墨西哥灣的石油產量至今尚有15%未復產。如果今年大型颶風再次肆虐,全球現時每日不足200萬桶的石油剩餘產能,相信未能起緩衝作用,國際油價仍難免繼續飆升。
不過中長線而言,我們認為油價極有可能回落至每桶50至60美元。原因之一是美國的經濟在未來半年至1年會出現顯著放緩,減少了環球對石油需求的壓力;其二是石油公司為了增加後備產能,已加快發掘一些未被開發的油田,甚至連偏遠及難以進行的地區如深海也不放過。根據統計,在2010年,會有43%的石油及天然氣從這個途徑提取,比2003年的20%高出1倍。後備產能增加,油價上升的壓力便得以紓緩。最後1點是,雖然另類能源仍未能取代石油,但它的發展及應用已成為大趨勢。畢竟,全球的石油總會有虛耗用完的一天,每個國家因而會積極發展另類能源,以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加拿大經濟在未來6個月應該持續偏強,但央行必須小心泡沫的出現,因為油價的波動性比較大,以它來主導的經濟,也會較難預測。
卓凱玲 研究部主管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