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住宅市道雖不景,但商舖租務市場受惠零售業復蘇,成交頻繁,租金屢創新高。以往在租舖方面出手最為闊綽的地產代理行,卻因住宅成交萎縮、營業額下跌,承租能力轉弱。
中原:考慮轉租或併分行
最近中原地產兩間分行續租時遇上勁敵,最後舖位拱手讓人。其中一間位於中環環球大廈地下,面積800呎,新租戶為鐘錶店,月租16萬元;另一個位於銅鑼灣白沙道的300呎舖位,則由手袋零售店以月租8萬元高價奪得。
中原地產執行董事陳永傑承認,兩間分行因租金被競爭者搶高30至40%,最後決定放棄。他更坦言現時零售業前景樂觀,不少珠寶、名牌服裝店都願意付出高昂租金爭奪較佳舖位;若分行續租時業主大幅加租,會考慮轉租其他地方甚至將分行合併。
利嘉閣:唔加都未必租
利嘉閣執行董事廖偉強認為,現時代理行仍屬最願意付貴租的行業,但鑑於近期地產市道回落,代理行已不及以往進取。他明言即使業主並無大幅加租,該行也會因為地區策略而選擇不再續租。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胡日發亦認同,部份業主大幅加租30%至3倍,形同迫使他們遷舖或關閉分行。他說地產代理行租金一向都較其他行業高,若再大幅加租根本不合理;又指按過往經驗,代理行撤出的舖位,最後都要用較低租金才能覓得新租戶。
港置:有業主加3倍租
仲量聯行地區董事陳永慧指出,在住宅區或者部份商場,地產代理行的承租能力明顯較高;但在購物旺區如銅鑼灣、中環、尖沙嘴等,他們現已無力與中上價時裝店、珠寶店及化妝品零售店等競爭。陳永慧指去年經濟情況較佳時,部份「舖王」經常出現幾家公司「爭租」的情況,租金往往被大幅搶高;現時經濟稍為放緩,雖然仍有「爭租」情況,但租戶已較理性,租金也不會與叫價相距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