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昨日跌幅不算大,僅下跌100多點,基本上問題不大,但近期港元兌美元持續轉弱,美電由早前的7.75水平,慢慢升至近日的7.77水平,反映港元有轉弱迹象。至於這次是單單「港元流向美元」,還是資金流走所致,便須再觀察一段時間。惟筆者察覺,過往當港元持續轉弱,大都不利港股的升勢。
昨日本港不少報章的頭版,均以報道法國球王施丹領紅牌被逐出場,及李澤楷出售電盈(008)股權為主。在這兩項重要新聞中,有一個類同之處,就是兩個主角最終皆未能以漂亮的姿態成功離場。
施丹在他的足球生涯最後一場,因一時之氣,領紅牌被逐離場,以不太光彩的方式來結束他的足球生涯。至於李澤楷,據聞當年獲得中方的「祝福」,在2000年8月成功收購合併香港電訊,當時電盈的股價大約為80多元(經5合1調整)。由他入主電盈至近期,他假若功成身退,電盈的股價為5元多,即在李生收購合併電盈這6年多,電盈的股價已累積下跌了9成,大約70多元!相對他以大約3角作股息派給小股東,真有點微不足道。故對小股東來講,李生的離開是否漂亮呢?
「平賣」電盈令人費解
施丹為何一頭撞向意大利的後衞馬特拉斯的胸部,至今仍是一個謎。而電盈為何在美國的新橋及澳洲的麥格理爭相以高達五、六百億港元收購其資產,但李生最終卻以90多億元低價將22.6%的股權轉讓給梁伯韜,好像有點明益他。
在這次電盈的爭奪過程中,筆者有一些地方不明白,首先,新橋及麥格理爭購電盈資產,電盈肯定可以吊高來賣。正如市場早前所計算,在扣除債項後,每股電盈可分得3元,而小股東亦不用像現在般,僅取得3角。另一個不明白的地方,就是這次梁伯韜以91.6億元取得電盈22.6%股權,即100%電盈股權相等於400多億元,但兩大外資願用五、六百億元爭購電盈資產。李生有五、六百億元唔要,卻以相等於400億出售電盈股權,好像與歐美自由投資市場的「玩法」極之不同。
另一個不容易明白之處,就是這次梁伯韜是否需要以每股6元,向電盈的小股東提出全面收購呢?早前電盈多次停牌,據報道,財爺主動徹查事件中有否涉及違規,及可有人不當地從中獲利,故不知今次財爺又會否有所行動。
總括來講,筆者覺得施丹何故以頭撞人及李澤楷為何「平賣」電盈給梁伯韜,兩者都是一個謎。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