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汽水生產商巨擘可口可樂(Coca-Cola)再成被針對目標。一名南韓女子為了勒索20億韓圜(約1,640多萬港元),威脅在樽裝可口可樂落毒,周日即有人懷疑喝下有毒可口可樂昏迷送院,在南韓掀起恐慌。
男子疑中招昏迷需住院
早在本月1日至9日,在南韓的可口可樂廠房已收到恐嚇勒索,有人向其職員和網站先後發出75個短訊和留言,勒索20億韓圜,否則會在樽裝可樂下毒。至周日,歹徒再發訊息,指「已在汽水落毒,有毒汽水在和順郡汽車站附近的超級市場流通」。
南韓西南部全羅南道光州市一名25歲男子,當日懷疑中招,他昏迷送院,要住院留醫。之後,該市附近的潭陽郡、和順郡也接連出現懷疑中毒個案。
《朝鮮日報》報道,警方在出事地區找到三樽600毫升樽裝可口可樂有問題,三樽的瓶蓋都有一個可疑小孔。國立科學調查研究所化驗後,證實三樽可口可樂含有除草劑Gramoxone。毒可口可樂流入市面,南韓人亦人心惶惶。
光州警署瞬即拘捕41歲朴姓女疑犯,現正盤問她,當局相信她恐嚇勒索可口可樂,用注射器向三樽可口可樂下毒,可能控告她企圖謀殺罪。
Gramoxone喝下肚,人會昏迷、吐血、腹痛、肝腎痛等症狀。為安全起見,負責亞太區可口可樂整裝和分銷業務的Coca-ColaAmatilLtd(CCA),昨天(周二)宣布回收在全羅南道的光州市、潭陽郡及和順郡三地流通的60,000至80,000支樽裝可口可樂。
回收的包括所有樽裝可口可樂、健怡可樂(DietCoke)及零卡路里、零糖份的CokeZero。CCA發言人懷利(DavidWulie)說:「我們將顧客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立刻回收有問題可樂。」可口可樂又保證賠償予受影響商戶。
可口可樂被斥罔顧人命
可口可樂自1886年面世後,一直紅遍世界,但1999年6月慘遭滑鐵盧,當時比利時的可口可樂,因為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出毛病,加上鋁罐內含殺真菌劑,令到201人飲用後又嘔又屙,要回收旗下14款汽水,雪碧、芬達等更被歐洲各國禁賣。蝕本事小,商譽受損事大,結果可口可樂該年歐洲業務大受打擊,季度盈利大減21%。
大公司害怕商譽受損,愈來愈多人刻意利用這弱點勒索巨額金錢,比利時風波翌年,德國一名男子將殺蟲劑加入10樽可樂,企圖勒索。
南韓《朝鮮日報》/澳洲新聞網/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