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去年人民幣滙改前夕,滙市一度以港元作為炒賣人民幣升值的工具,渣打(香港)交易部環球市場東北亞地區主管黃柏堅指出,去年5至7月期間,滙市風氣亦蔓延至港元利率掉期市場,炒盤佔整體交易比例最高曾達六至七成。不過,任三招推出後港美息差逐步收窄,加上市場預期人民幣只會逐步升值,炒盤比例現時已降至兩至三成。
黃柏堅說,由於市場不預期人民幣會大幅升值,滙市今年內少了市場人士藉港元炒賣人民幣升值,連帶減少港元利率掉期市場內的炒盤;在美國持續加息下,客戶為了對沖利率上升的實盤需求亦見增加,因此現時港元利率掉期市場內,約七成為實盤需求。
渣打新產品盼佔亞太兩成
現時港元利率掉期市場內,平均每日成交額達40億至50億元,整體亞洲貨幣的利率掉期市場則達200億至300億元。黃柏堅說,渣打在上月首推5種亞洲貨幣可透過彭博終端機進行即時交易及結算的系統後,已經有逾50名客戶登記使用,平均每日約有數億元的交易金額,預期3至4個月後,交易額會增加1倍,目標為年底前在亞洲區利率掉期市場的佔有率達兩成,即每日約成交30億至4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