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促批建天然氣儲存庫

中電促批建天然氣儲存庫

中電控股(002)旗下的中華電力常務董事阮蘇少湄表示,中石化(386)母公司位於珠海的液化天然氣集散站,並不能滿足中電對天然氣要求,中電仍認為,需要在本港自行興建液化天然氣儲存庫滿足需求,中電會盡量減低建築成本對電費的壓力。

【本報訊】阮蘇少湄昨日接受電台訪問後重申,由於中電原本的氣源——崖城氣田將於2011年枯竭,為了達到政府早前所訂定的減排目標,集團需要盡快確保氣源,其中自建液化天然氣儲存庫是最快捷及簡單的做法,中電亦就儲存庫選址進行了約3年的研究。

選址龍鼓灘及大鴉洲

她說:「較早前中電經已向政府提出兩個選址——龍鼓灘及大鴉洲,環境評估報告接近完成,稍後將向港政呈交。」她表示,現時中電正與多個供氣商商討購氣的問題,包括澳洲及俄羅斯等地。據悉,中電希望盡快落實選址以便購氣。
阮蘇少湄並沒有正面評論興建天然氣儲存庫,會否影響本港的電費,她只表示,雖然用天然氣發電成本較高,但可大大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她又強調,中電會盡量將壓力減低。
目前中電約有三分之一電力是用天然氣發電,約三分之一是用核能,餘下三分之一是用煤炭,能否如期於崖城氣田枯竭前找到新氣源,將直接影響中電供電的穩定性。昨日市場傳出,中石化母公司有意透過珠海項目向中電售氣,中電認為該項目不能滿足集團的需要。

內地售氣難滿足需求

另外,阮蘇少湄表示,中電向內地售電對本港及內地能產雙贏效果。她說:「內地很多廠家仍需使用一些污染較嚴重的柴油發電機,若中電向內地售電,對本港及內地空氣質素均可產生改善的作用。」她更補充,中電向內地售電的收入中約80%,是用作補貼本港電費,向內地售電將能減低本港加電費壓力。

圖為典型液化天然氣接收站。 資料圖片/中電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