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本港建議開徵商品及服務稅(GST,俗稱銷售稅)的諮詢文件將於下周發表,財政司司長唐英年表示,諮詢文件會提出一系列豁免徵稅的項目,及向市民作出補償的建議,包括調低薪俸稅及利用稅收增加教育與醫療的資源。他強調,最終是否開徵要由下屆政府決定。
唐英年昨出席香港電台節目《與司局長對話》時指出,政府下星期二會向立法會提交商品及服務稅的諮詢文件,諮詢為期九個月至明年4月完成,他否認此安排是為了避開明年3月的特首選舉,但指是否推行商品及服務稅,將留待下屆特區政府決定。
對稅率暫未有立場
唐英年表示,較早前有官員指開徵商品及服務稅後,乘巴士及看醫生都要繳稅,只是舉例,諮詢文件會提出一系列豁免及補償的建議,但豁免項目愈多,補償就會愈少;外國引入商品及服務稅,很多時會同時調低直接稅作補償,如果市民認為要增加教育及醫療開支,政府會聽取意見。至於稅率,外國由5%至25%不等,當局暫未有立場。
對於有意見認為商品及服務稅是「政治毒藥」,唐英年指出,商品及服務稅最公平之處是「能者多付」的原則,有錢人消費多於窮人,消費多就繳稅多,「每一個人都應該問吓自己,享受咗九年免費教育,醫療又政府補貼咗九成,係咪應該畀番少少?」
但致電電台的市民都批評政府「大花筒」,指政府又有大筆儲備,難以說服市民開徵商品及服務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