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歷時22日的電訊盈科(008)資產爭奪戰昨終於閉幕,最後由梁伯韜以私人身份,用91.6億元(每股6元)收購李澤楷旗下盈科拓展持有的22.6%電盈股份,電盈主席李澤楷將「私人拎13.8億畀小股東作為現金特別股息」。據悉,梁伯韜收購電盈的資金七成(約64億元)是向李澤楷借的,並需付利息。 記者:何凱兒 黃偉強
對於這宗原訂10日便揭盅,但最終演變成政治事件的資產爭奪戰,男主角李澤楷昨接受訪問時以「我寫張cheque(支票)13億8(元)嘅時候,就會好開心」作總結,並表示「電盈嘅勢頭真係唔錯,但搞到咁,由第二個人做主席會好好多」,他將會在第一次付款完成後,辭去電盈主席及董事職務。
對於結局並不如自己所願,並曾揚言會為小股東利益博到盡的李澤楷表示:「一定係冇賣資產咁好(指小股東得到的回報),但再拖落去,就會有執行上嘅風險,可能會乜都冇,我都想做好啲,但做唔到」,他亦提到「由00年科網股泡沫爆破,我賺到錢,但小股東受苦,大家都睇到」,故他決定「將自己嗰份畀小股東,將1.2元(溢價)派晒畀佢哋」,小股東將會在不遲於今年12月14日收到。
將辭任主席職
至於1.2元的溢價如何計算,是以盈拓出售所持的電盈股份每股價值6元,減去6月16日(麥格理有意洽購電盈資產當日)的收市價4.8元,而李澤楷所得的13.8億元溢價,便是以1.2元乘以11.5億股而得出來的。
李澤楷又透露,梁伯韜上周曾先後代表兩個本地財團提出洽購,但兩個方案在極短時間內被否決,但他拒絕披露兩個財團的背景以及為何遭否決。據悉,李嘉誠並無在這宗資產爭奪戰中出過一分一毫,而梁伯韜的資金,據悉,70%是由李澤楷以VendorFinancing(賣方融資)形式借出,而李澤楷亦會向梁伯韜收取利息。
至於為何在這個時候「放售」電盈,李澤楷表示:「眼光冇話完全準,自己判斷係出面水浸,valuation(估價)點計都係高啲,睇到係一個適當時候。」但他亦承認,自己對出售電盈「有些少唔捨得」,但他私人持有的3%電盈股份則繼續保留,他一再強調,「可以做嘅已做晒,但唔係我心目中嘅最理想方案」。
他又表示,有聽聞在這段期間各式各樣的傳聞,他只肯以「除咗《信報》之外,下一步未諗到」回應自己的下一步,個人是否已與中方決裂、父親李嘉誠是否梁伯韜財團成員等等,他並無回應。
反而,提到當年收購香港電訊時「唔覺得中方如外間想像中支持我入股」,他表示:「當時120億裏面,中銀支持30幾億,其實係同滙豐差唔多。」至於麥格理及新橋兩個買家,他重申,均是不請自來,前者他更是「收到卡片後,再用GoogleSearch先知道佢做乜」;新橋則是見到麥格理的來意後才加入。
電盈第二大股東網通集團,昨晚發表聲明表示,認為梁伯韜加入會促進電盈的發展,對此表示歡迎。網通將繼續保持和加深與電盈在電信領域內的戰略合作關係。
是次收購的主角、花旗環球金融前亞洲區主席梁伯韜昨晚九時亦召開記者會,全場的答問亦給人無限想像空間。首先他指出,自己是以全資擁有的私人公司向盈拓購入電盈股份。對於市場指出,他其實是代表一批本地富豪組成的港資財團,特別是李澤楷父親李嘉誠,他則多次迴避有關問題,並回應「市場揣測,唔會作答」。
不過,梁氏又承認,於洽商過程中有「搵過其他投資者洽商」,但基於商業機密,不便透露。日後會否引入其他投資者,他表示現階段不排除任何可能性。此外,梁伯韜購入電盈股份亦不代表新橋或麥格理的收購會終結,他表示,「冇講過唔願意與新橋或麥格理合作,(他們的)收購意向應交予現有(電盈)董事局研究方案是否對股東吸引」。
工會憂再裁員
梁伯韜又指,是於新橋及麥格理收購提出後才與李澤楷進行商討。由於自己於投資銀行方面好有經驗,所以好快可完成交易談判。「我做Deal(交易)好快」。他表示,支付首次款項後,自己將可進入董事局,對電盈前景充滿信心,其市場地位有利未來發展,預期電盈收益會持續擴大。對於入主後會否裁員,他說公司具體運作需時間了解及作考慮。
對於電盈賣盤一事,工商及科技局局長王永平昨拒絕置評,但重申,若電盈股權有變,當局會按現行條例監管。工商及科技局發言人表示,電盈持有本地收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和非本地電視節目服務牌照。根據規定,兩持牌機構控制權有變,須獲廣管局批准。
員工方面,電盈職員協會主席葉岳峰表示,李澤楷六年前買入香港電訊後,短時間內解僱了逾千名員工。工會憂慮梁伯韜入主電盈後,會效法李澤楷過去裁員削福利做法,令員工得不到保障,工會要求梁伯韜向員工作出不裁員及不削薪削福利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