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外儲多有助穩定滙率

理財智慧:外儲多有助穩定滙率

香港6月底時的外滙儲備達到1266億美元,世界排名第8位。緊隨香港的分別是排名第9位的德國和第10位的法國。
德法兩國是傳統的發達工業國家,在製造業及出口方面都有很悠久的傳統,而論及人口方面,更是香港人口的數以十倍計。為何這兩國的外滙儲備都不及香港?原因之一,是兩國都是使用歐元,而大部份的貿易都是在歐元區內進行。設立歐元區的目的,就是要推廣區內的貿易及人流往來。推廣愈成功,那麼外滙的累積便不會那麼快,而過去歐洲國家一直都希望淡化美元的重要性。

資金流失易釀災難

持有大量外滙儲備的好處,是假若人民不再相信國家的貨幣,政府擁有大量儲備,便可維持滙率的穩定性,不會造成經濟災難。
過去曾經發生多次的事件,就是國民不相信本地貨幣而導致資金流失。類似事件在南美的阿根廷及巴西發生過,而近期則有98年亞太金融風暴的泰國、南韓、印尼及馬來西亞。資金流失,後果是很嚴重的,對國家經濟會帶來沉重的打擊。
特別是一些國家經濟規模較小,外向型經濟的國家或地區,對於外滙儲備的多少,便會很大分別。因此,在首十名外滙儲備最高的地區及國家之中,四小龍全部上名,因為亞洲四小龍傳統都是外向型的小型經濟。
在人口大國之中,還有中國內地、日本、俄羅斯及印度,也在外滙儲備前十名之內。除了日本之外,其餘3國都是近年被稱之為「金磚四國」的成員,而這些都是基金經理近年所看好的國家之一。外滙儲備的增加,除了因為外貿盈餘之外,還可能是有大量資本流入的結果。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