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紅牌了結國家隊生涯的一代法國球王施丹,在今屆世界盃雖未能再為國家帶來冠軍殊榮,但他在1998年帶領法國首奪世界盃,再於2000年贏得歐洲國家盃後,成為國家英雄,是法國人最受尊崇的人物,而一直備受種族問題困擾的法國,更因祖籍北非國家阿爾及利亞的施丹而令國內種族稍為融和,起穩定政局的作用。施丹於紅牌被逐後,法國總統希拉克未有怪罪於他,更說:「他(施丹)是法國的驕傲。」
三屆世界足球先生得主的施丹出生於馬賽一個貧窮家庭,祖籍非洲阿爾及利亞。13歲時加入康城的足球學校接受正式訓練,17歲時已首次代表康城在法甲聯賽上陣,期間邂逅其妻維朗妮嘉。1992年,當時20歲的施丹加盟波爾多,其高超的足球技術始為人注目,到四年後轉投意大利勁旅祖雲達斯,才正式開展其輝煌的足球事業。
曾榮獲雙料足球先生
法國在1998年之前,只曾在58年及86年,奪得世界盃季軍,故這一年可說是施丹以至法國足球的轉捩點。
施丹於該屆世界盃,展示出球王風範,於決賽用頭槌頂入兩球,以總比數三比零擊敗巴西,帶領法國首奪世界盃冠軍,同年更榮膺世界及歐洲「雙料」足球先生,其成就遠遠超越了其兩位前輩方亭及柏天尼。
兩年後法國於歐洲國家盃決賽時,擊敗意大利再奪得歐洲國家盃,其風頭可謂一時無兩,他在國人心目中的英雄地位,更是牢不可破,當年有評論指他是法國人最受尊崇的人物。一向在法國並不太受重視的足球,地位亦迅速提升,其出身貧窮,亦激勵了國內備受歧視的少數族裔。
2001年施丹以破當時世界轉會費紀錄7,000萬美元(約5.5億港元)加盟西班牙勁旅皇家馬德里,其後皇馬奪得歐冠、西甲聯賽等多項冠軍,成就再闖高峯。
事實上,法國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不少國民更是非裔人士,國內充斥着嚴重的種族問題,不時惹起騷亂。
去年底發生的法國大騷亂,絕大部份滋事分子便是北非移民後裔,他們雖在法國土生土長,但未能融入主流社會,面對嚴重失業問題。
致力推動反種族歧視
因此,當年以施丹為首,帶領着一眾黑人主力球員如杜林、韋拉、馬基列尼,以至後期的亨利及查斯古特等球員,與白人球員攜手奪得世界盃及歐國盃,都令國內民眾反思到,各族和睦團結才可產生威力,大大緩和國內的種族問題。施丹與杜林等實際上亦致力推動國內反種族歧視運動。
可惜,由於法國經濟衰退,以種族主義言論見稱的極右翼分子勒龐亦開始抬頭,在02年法國總統選舉首輪投票中勝出,其後雖最終落敗,但對現任總統希拉克的地位已響起警號。
為免衝擊激起國內小數族裔的不滿情緒,施丹今次的鹵莽行為,不但未有受到希拉克責難,更稱能從他身上體現了最好的體育和人文價值,「是法國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