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泥揚起粗球孢子菌<br>吸入真菌嚴重可致腦膜炎

翻泥揚起粗球孢子菌
吸入真菌嚴重可致腦膜炎

【本報訊】超級細菌令醫學界束手無策,但即使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霉菌,也可殺人。霉菌或真菌除可致主婦手及灰甲等皮膚病外,更威脅免疫力低者如患血癌及接受了器官移植的病人,入侵他們的血液、肺部,甚至心臟,導致器官衰竭,死亡率甚高;另一種特別的真菌,健康人士吸入肺部也會中招,最嚴重可致腦膜炎。 記者:梁洵瑜

香港血液科學會會長兼香港大學內科學系榮譽副教授詹楚生表示,真菌存在於周遭環境或人體表面皮膚等,對正常人威力很細,但對免疫力較差的病人,如血癌、化療後病人、白血球過低人士、骨髓移植及器官移植的患者,都容易嚴重感染,其中五成血液科病人懷疑感染過真菌而用過抗真菌藥。
他解釋,真菌可造成非入侵性感染及或入侵性感染,前者如皮膚癬、主婦手或灰甲等毛病,後者則可入侵血液及器官,造成嚴重感染,例如屬於黴菌的黃曲霉菌,會令患者肺部嚴重感染,X光影像肺部出現一個光環,死亡率甚高。
另一種真菌念珠菌,可導致嚴重器官感染,尤會入侵血液,經血液游走再感染各重要器官,導致心肌發炎及壞死,並可令肝臟、胰臟及脾臟衰竭。至於專門感染愛滋病人的馬菲氏青霉菌,活躍於東南亞,本港8%愛滋病患者感染此菌,若得不到適當治療,死亡率達百分百。

念珠菌導致心肌發炎

詹楚生強調,感染真菌後會持續發燒不退,診斷上有一定困難,「好多時喺血液度都種唔到菌,有時要攞組織去檢驗」,但為求及早治療,當病人用過抗生素後仍然發燒不退,會即時用抗真菌藥;醫生甚至會為病人輸白血球及使用激素治療。但由於惹上真菌的病人本身的免疫力已很低,所以不同真菌感染的死亡率由兩成至六成不等。
不過,健康人士也會染上真菌,港大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指出,粗球孢子菌(Coccidioidesimmitis)在美國西南部如加州、德克薩斯州流行,翻起泥土孢子就會在空氣中飄浮,健康人士吸入肺部就會感染,四成人感染後會病發,發燒及頭痛;1%至5%病人會擴散至肺部、關節,甚至腦部,導致腦膜炎。近年本港有兩、三名人士染病,部份患者曾到美國。
治療真菌藥物包括已有40年歷史、俗稱黃藥水的節絲菌素,效果良好但有很多副作用,特別會影響腎臟,但近年有新一代抗真菌藥物,可減低副作用,但價錢相當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