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蚊產卵器指數接近第4級<br>鑽石山蚊患最高危

誘蚊產卵器指數接近第4級
鑽石山蚊患最高危

【本報訊】近月來時晴時雨,有利蚊子生長,食物環境衞生署於上月錄得的誘蚊產卵器指數每月平均指數,升至半年新高的10.4%,有五個區域更錄得高危的第三級指數,當中以鑽石山最嚴重,指數極之接近最高的第四級。該署指出最近天氣溫暖而潮濕,有利蚊卵孵化,所以未來一、兩個月指數可能會再上升。 記者:倪清江

食物環境衞生署昨公布38個蚊患監督地區的六月份數據,有35個地區的誘蚊產卵器指數錄得正指數,代表有關地區的白紋伊蚊活躍,有可能散播登革熱病。黃大仙、東涌、馬灣、大圍及鑽石山,指數介乎23.7%至39.1%之間,屬第三級(見圖);其他地區則介乎1.8%至18.9%之間。
鑽石山的數據主要在區內慈樂邨錄得,該區指數達39.1%,距離第四級指數只差1%。辦事處設於慈樂邨的黃大仙區議員譚月萍稱,上月底食環署公布初步數據時,管理公司有鑑於屋邨指數達39.1%,已即時抽乾邨內噴水池的池水,之後蚊子明顯減少。
大圍美林邨及美城苑一帶的指數為35.4%,僅次於鑽石山。該區區議員梁永雄說,收過邨民反映邨內蚊患嚴重,懷疑是美林邨商場地牢滋生蚊蟲,已要求商場管理公司改善;同區區議員鄧永昌也指附近的公路工程,導致積水處處,要求當局加強滅蚊。

平均指數半年來新高

食環署顧問醫生(社會醫學)何玉賢稱,上月平均指數為10.4%,為半年來的新高,並警告說近日潮濕多雨,有利蚊卵孵化,「指數在未來一兩個月仍會上升。」
本港今年已錄得15宗外地傳入登革熱個案,其中14宗來自東南亞,由於本港與東南亞的人流相當頻繁,何玉賢強調本港登革熱風險仍很高。除白紋伊蚊外,該署又提醒市民要防範可傳染日本腦炎的三帶喙庫蚊。

白紋伊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