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股消化歐盟新例影響

電子股消化歐盟新例影響

【本報訊】歐盟7月1日起實施新電子環保指令,業界認為有利提升本港產品競爭能力,但也是受影響公司上年度業績虧損的原因之一。根據歐盟的「限制有毒物質指令」(RoHS),7月1日起進口的電子產品,所含鉛、汞、鎘、六價鉻、多臭聯苯和多臭二苯均不得超標。
萬威國際(167)上年度(截至3月底)虧損2.634億元,財務總監蕭國強解釋,原因之一是歐盟新電子環保政策推出在即,歐洲舊式電子消費品均爭相減價促銷,令歐洲業務全面報跌,但歐盟放寬了政策實施前已存放在當地的電子產品存貨銷售限期,問題得以紓緩。

業界指有利港商

不過,成謙聲匯(2728)主席張華強認為,新條例對港商有利,因有助提高行業門檻,提升港商競爭力,該公司已準備投資600萬元添置設備及測試儀器。達進精電(515)主席兼行政總裁楊凱山表示,去年已就新指令作準備,投資數百萬元添置新儀器。他認為,新例對整個社會發展有利,企業也要具備社會責任心。
貿發局經濟師趙永礎相信,大部份港商均可符合新環保要求,不少歐盟大買家年初已要求海外電子供應商逐步落實新規訂,應不會影響本港電子出口業。雖然成本因此增加,但港商一向以質素及服務取勝,新指令反會淘汰一些低技術、廉價傾銷的廠商。除歐盟外,內地會於明年3月1日起實施類似的電子環保條例,美國個別州份也陸續推行,可謂是世界大趨勢。
瑞信研究部董事劉紹文稱,該行曾接觸多家電子股公司,大部份均表示已作好相應產品調整,以符合新規則,估計影響不大,不會因此調整電子股的投資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