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讀者睇雜誌

代讀者睇雜誌

蘋果財經資訊研究組由今期開始,將每周為讀者精選外國財經雜誌文章作簡單介紹。

《經濟學人》(TheEconomist)

1.火箭人(RocketMan)
北韓上周三試射導彈,引來多國抨擊,雖然大浦洞長程導彈試射失敗,但金正日試射目的是甚麼呢?北韓理應認為可被接受為擁有核能的國家,同時亦繼續收取中國食物及石油援助。事實上在六方會談中,美國和日本都堅持北韓放棄核能,但中國仍不同意制裁北韓,中國是時候為亞洲區安全承擔責任了。
2.法國拆散iTunes的意圖(TheEconomicofFrance'sAttempttoOpeniTunes)
法國剛通過法例,規定消費者在iTunes網站下載歌曲,要開放給iPod以外的其他mp3機。但法例最終可能無效,因為蘋果電腦可選擇放棄法國市場。支持立法者認為iPod現時是iTunes獨一隨身聽,消費者從iTunes買歌後,將來可能為免要付上轉換音樂格式的代價,而放棄轉買其他mp3機,造成不公平競爭。反對立法者則指,消費者一早知道iTunes格式的獨特而仍選買iPod,證明自覺iTunes利多於弊。
3.終極宣傳機器(TheUltimateMarketingMachine)
從前,廣告信息不能有效地傳播到全國每一位觀眾,但隨着互聯網發展,各網站(尤其搜查網站如Google及Yahoo!)都研製不同形式及宣傳途徑,讓相關的廣告能夠顯示在對產品有興趣的讀者屏幕上。此外,現在的消費者對傳統廣告反應較低,各網站已創造出新的廣告模式,如風趣的短片和3D遊戲,希望吸引年輕消費者。

《Barron's》

1.緩慢的復甦(SlowRecovery)
美國去年受颶風侵襲,許多人痛失家園,帶來龐大的經濟損失。災後重建是美國政府首要任務,不過重災區新奧爾良的重建進展緩慢,備受批評。以往災後重建會受到新一輪洪水來臨及建屋規例所限,拖慢新屋的進度。有私人屋宇發展商對此類重建工程深感興趣,若由私人參建的話,相信效率會較政府部門高。更有學者指出,如果重建工程持續緩慢,08年時會出現樓宇短缺達10.2萬個單位。
2.基金表現參差因由(ARecipeforWeakResults)
互惠基金平均能於1年內將投資組合的資產值提升1倍,有些大型的甚至可以提升逾2倍之多。筆者比較過往5年其中2種互惠基金的表現,分析市值大的增長型基金,及以價值為本的基金,發現前者的投資表現較差,平均每年虧損8.89%,而後者則有9.83%之回報,箇中原因可能是前者過份注重資產值的增長,忽視所投資公司的表現所致。因此有基金界人士認為互惠基金的投資組合不能太大,最多持有20種股票,投資時以切身利益作審慎考慮。其實基金增長過快未必是好事,反而以耐性及長遠增值為目標的投資方式較適合普羅大眾。
3.小型電影公司有得諗(TheLittleStudioThatCould)
電影製作一向是高風險生意,美國多家獨立製片公司已被5大傳媒集團收購,惟獨是溫哥華的Lion'sGate,市值8.9億美元,近期名作包括Crash及Saw。Lion'sGate規模雖不大,經營業務不能多元化,但擁有8000多部電影版權,僅次於一哥SonyPic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