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至今年的六月底,我在舊金山機場入境時才看到歐本海默這本新傳,是四版的平裝本了,仍然厚得像一塊磚。書什麼時候得的普立茲獎?我的驚喜真是來得太遲了。我曾看過歐本海默兩本較薄的傳記,對於歐本海默其人的印象是看時眼前像一團霧,看後心中如一個謎。
轉機時中間的時間相當長,自然走進機場書店。怎麼知道一走進去,當眼一本書的封面就是歐本海默的照片,戴着他的招牌帽,叼着他的招牌煙。書名是《美國的普羅米修斯》(AmericanPrometheus),還有個副題:「歐本海默的勝利與悲劇」(TheTriumphandTragedyofJ.RobertOppenheimer)。我翻了翻,連注解與索引共有七百多頁,正文足足六百頁。我想起了楊振寧幾年前曾提過派斯正在寫歐本海默的傳記。派斯即是替愛因斯坦作傳的那位派斯,但他不久前已去世,大概派斯的歐本海默傳必須由他人代補了。
這本傳記有兩位作者,勃德(KaiBird)與謝爾溫(MartinJ.Sherwin),他們二人都另有著作,討論廣島原子彈對後世的影響。而這本書的合作,歷時二十五年。電腦時代還有人慢慢琢磨歷史的問題竟耗時如是之久,使人非常感動,我立即買了。
這幾年涉獵科學家的傳記,越來越感覺有滋味,尤其量子力學的一些舉足輕重的人物,在閱讀過程中常見歐本海默的大名,知道他很有人文修養,會多國語言,又喜歡寫詩。當然最重要的是他領導曼哈坦計劃,製成了原子彈,後因忠誠被懷疑而不能留在原子能委員會的事件。總的印象是複雜而又凌亂,神秘至於離奇。
原來歐本海默是一九二五年哈佛畢業的,也可以說比我早七十年的學長了,後來他在量子力學的研究中心──德國的哥廷根大學拿到博士學位。戰後的一九四七年哈佛又頒了榮譽博士學位給他。在這本書裏,我也知道霍金所講的黑洞,實際上是在歐本海默與他學生合寫的論文中首先提出來的,雖然他們沒有用「黑洞」這一術語。論文發表的時間是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傳記作者說大家可能更記得這是希特勒入侵波蘭,歐戰開始的日子。如果黑洞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科學題目,那也該從這一年算起。但這樣重要的論文卻被人忽略了。他們兩人的計算只成了數學上的好奇而已。直到一九七○年代,天文的觀察證實了黑洞的存在,大家才發現歐氏的論文在數學上正確描畫出黑洞的坍塌。這本傳記中已有了詳盡的考證,這也是歐氏在科學上最重要的貢獻。
至於說到歐本海默的家裏,一兒一女,女兒自殺了,兒子做了木匠。從前的未婚妻與後來的妻子,不是接近極左勢力,就是共產黨員,唯一的弟弟也參加了共產黨。國會聽證之後,對他的判詞是:「忠誠而危險」。兩詞似乎是矛盾,但也許真是事出有因,而查無實據的結果了。我還要細讀這本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