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透明度,大部份主要央行都不及歐洲央行(ECB)。不是嗎?周四議息前,一早已傳出按兵不動,果然,你有你亂喊或批評,結果是維持基準利率在2.75厘不變。
何止?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在會議後表示,對通脹風險將採取"StrongVigilance"(意即高度或強烈警惕)態度,vigilance一字在過去3次聲明都見過,但這次在前面加多一個strong字,不無暗示8月3日加息幾可肯定。
加息步伐緩勝急
還有便是,在被問及為甚麼下次會議不是通過視像進行,而要18個理事齊集法蘭克福商討利率去向,是否有需要擴大加息幅度至半厘?特里謝不假思考便答:沒有任何理由支持我們作出與過去不同之決定。即明示汝等別妄想加息半厘者。無論出口術、事前放風,以至堵塞外界(大戶)借機搗亂,都顯示歐洲央行部署精明之餘,人們也不作胡亂揣測,有助穩定市況,汝道是否具透明度?
有人或會問,歐洲央行設有通脹目標上限(在2%),目前headline通脹率已抵2.5%,為甚麼加息步伐如斯緩慢,難道不怕「惡狼」來犯?對於這個問題,咱們要看決策者以哪個數據來衡量通脹準則,若是以核心HCIP(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現時僅為1.5%而已,要加幾多ontop才可防患於未然,按筆者估計通常是2%,即加息至3.5厘才合理。那麼為甚麼又不跟邏輯出牌?
數字是死、人是生的,在通脹未見急劇惡化之際,為何不先刺激經濟增長?歐洲一向落後美國(第1季GDP增長5.6%),眼見連日本(首季3.1%增長)也不如,又怎能不思進取,故此不加息或延遲加息仍明智之舉,何況要同時照顧歐元區12成員國之安危,這one-sizefitsall之貨幣政策運用比美日更難取捨!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