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七七」蘆溝橋事變69周年,中國官方沒有紀念活動,內地報章、網站近日爭相訪問民間最大抗戰博物館的創辦人樊建川。
這名斥資一億多元人民幣興建抗戰博物館、文革藝術品博物館、民俗博物館的四川房地產界老闆,對「民族健忘」感到痛心,誓言「盡力拚搶」更多文物、留下歷史見證。
博物館藏品200萬件
樊建川當過兵、教過書、做過宜賓市副市長,下海後把賺的錢大把大把地投向文物市場,迄今已收集文革、抗戰文物200萬件,其中包括14件國家一級文物。
三年前,樊建川在四川省大邑縣安仁鎮買地興建博物館,實踐自己「為和平收藏戰爭」的理念。他想通過收集、拯救、展示文物,讓歷史真實地保留下來,「中國人對歷史有罕見的稀釋和過濾能力,抗日戰爭已經過去60年了,我必須盡力拚搶,我要有更多的證據!」
5米抗戰碉堡震人心
樊建川收集的最大的一個抗戰文物,是買自天津的一座碉堡樓:高5米、直徑5米、壁厚約26厘米,重達數十噸。他打算將復原後的碉堡樓安放在博物館的入口處,「進門第一眼就能看見碉堡聳立,那肯定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樊建川的抗戰博物館分為共產黨館、國民黨館、戰俘館、漢奸館等。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去年訪問四川時,曾題寫了「國民黨抗日軍隊館」的匾額。不過,當局不想太多宣揚國民黨的抗戰功績,樊建川被迫取下了這塊匾額。
中國專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