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最新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在上海打工的港澳台人員達19,000人,外國人員則達51,000人。按照國籍來分,名列前五位的分別是:日本、美國、韓國、新加坡和德國。
赴上海打工須領就業證
上海市勞保局外國人就業中心主任孫漢德介紹,從人員結構來看,上海的外籍打工仔呈顯著的「三高」特點:職位較高,99%的人擔任管理和技術工作,其中,高級管理人員佔26.1%,首席代表和代表佔11.1%﹔學歷較高,近90%持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其中博士和博士後佔2.5%﹔在外企任職的比例較高,他們主要在外企或外企常駐代表機構工作,這部份人佔86%。
為維護境外人士在上海打工的權益,上海市勞保局前日開始在全市開展外籍人員及台港澳地區人員就業狀況的專項檢查,以進一步規範企業的聘用行為,將重點檢查在上海工作的外國人和台港澳地區人員辦理《外國人就業證》及《台港澳人員就業證》的情況。
法律規定,外國人和台港澳人員來滬打工,必須辦理就業證,否則,最高罰款五萬元人民幣。但部份企業和境外人員為了達到避稅等目的,未按有關規定履行就業申請手續。截至去年,市勞動仲裁部門受理的外籍勞動爭議中,由於勞動者未辦理就業證或辦理就業證已失效,有約四分之一未能依法得到受理。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