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稅一網打盡 政府放風徵民意<br>坐巴士睇醫生要交稅

銷售稅一網打盡 政府放風徵民意
坐巴士睇醫生要交稅

【本報訊】財政司司長今年二月曾表示在今年中開始,就開徵商品及服務稅(GST,俗稱銷售稅)進行為期九個月的公眾諮詢。政府消息人士昨日表示,若落實執行,銷售稅將一網打盡,屆時市民「搭巴士、睇醫生、購物」均需要交稅。但另一方面,政府又考慮推出特別措施,照顧低收入人士。 記者:周燕芬

消息人士表示,隨着香港人口老化,醫療開支增加,而勞動力人口下降,若不拓闊稅基,將來只能依靠提高薪俸稅和利得稅率應付,這將會削弱本港的國際競爭能力。消息人士稱,本港稅基狹窄,現時本港340萬名工作人口中,只有120萬人交薪俸稅,75萬家登記企業中,高達六成利得稅來自交稅最多的800家公司。

薪俸稅將有下調空間

他又透露,開徵銷售稅後,薪俸稅等直接稅將有下調空間;由於稅基擴闊,更多人分擔稅務,現正繳稅的120萬名薪俸稅納稅人,整體可以少交稅款。
商品及服務稅的交稅對象是本地最終消費者,但在物流過程中,貨品每個買賣環節均須交稅(見附圖);零售商向供應商繳付稅款,可藉着向消費者收取稅款而抵銷,淨餘額才需向稅務局繳交,並定期(如三個月)與稅局進行結算。若該期零售商向供應商繳付的稅款,高於向客戶收取的稅款(如因生意銷售欠佳),政府會向零售商退還額外繳交的稅款。
若實施銷售稅,商戶需額外安裝電腦系統配合運作,有關費用能否獲政府資助,則有待向公眾諮詢。另外,又會採用一個登記制度,以新加坡為例,年收入逾100萬坡元的企業,須強制登記執行交稅;低於指標營業額的公司可自願登記。不過,只有已登記的商戶,才可與政府就稅項對銷。未登記的商戶,在購貨環節中繳付予上一個賣方的稅項則不獲退還。

初期必衝擊零售市場

他指出,新稅制愈簡單愈好,但當中有些商品或服務可能不用交稅,哪些可獲豁免則有待立法會討論;諮詢並包括是否需要額外照顧低收入人士。那些不用打工不做生意不需繳付利得稅和薪俸稅、收取銀行利息及股息一族將因此落入稅網。
他又解釋,傾向採用層層繳稅的商品及服務稅而非零售稅的形式,因後者執行上困難較大,因為「個個都會話自己係批發商!」他預期,實施初期,少不免令零售市場下跌,因為消費者之前將會囤積貨品,但一段時間後,便會回復正常。
對於睇醫生可能要交銷售稅,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表示,一定會將商品及服務稅轉嫁消費者。他說:「我哋調查喺最近幾年冇加收費,因為冇加收費,醫生嘅收入已經冇增加,𠵱家仲要再孭埋加咗嘅屋租,加咗嘅藥物,加咗嘅GST(商品及服務稅),係冇可能嘅事。」

潘廸生:落實屬不幸

在中港台及東南亞銷售多個名牌商品的上市公司廸生創建,其主席潘廸生對政府有意徵收銷售稅表示反感。他說:「作為零售商,肯定不歡迎政府徵收此稅項,肯定對零售業有影響,問題是影響多定少。」
潘廸生質疑,如果公眾諮詢後,發現大部份市民反對,政府會否繼續推行呢?他又形容,若落實徵收屬「不幸」。
餐飲聯業協會主席黃家和表示,若到食肆吃餐飯都要交銷售稅,市民一定減少出外用膳,以飲食業全年營業額700億元計算,稅率若為5%,稅收便是35億元,市民將相應減少35億元消費,最高檔和低檔的食肆影響較輕,以中產階層顧客為主的食肆所受打擊最大。

睇醫生被列為服務之一,若落實徵收銷售稅,每名求診病人都須交稅。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