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強大外匯難抵赤字

日強大外匯難抵赤字

劉黎兒 文化時事評論員

今年一月,中國的外滙儲備為八千四百八十七億美元,比長年領先世界各國的日本的八千三百八十九億美元多,成為世界第一。外滙儲備是一國對外的支付能力,亦即信用度的象徵,令人以為外滙儲備愈多的國家,就是愈有信用的強國,不過事實卻未必。

不論中國還是日本,兩國幾乎都僅擁有美元,而且為了維持當前對美出口貿易,只能繼續買。這些錢大都是買美國國債,幫美國支撐赤字;可是,日本本國的國債已累計一千兆日圓以上,而且這個會計漏洞愈來愈大,不斷增稅也無濟於事。
日本與中國現在都有巨額的外滙儲備,台灣排名第三,也有二千五百三十四億美元,但與中日還相差很多。日本已經有這麼多美元財產,可是還繼續買,在○三年一年內已買了二十兆日圓。中國也拚命買,兩國遙遙領先其他國家,主要是因為兩國非常依賴美國市場。

收購美國國債

外滙儲備其實是依賴度的指標,因為出口貨款收到的都是美元,如果將這些美元在國內兌換,便會迫使日圓或人民幣等出現漲壓。如果放手不管任日圓升值,就會導致出口產業出現毀滅性打擊,像豐田和日產,如果升值一日圓(兌一美元),便會減少一百億日圓的利潤。為了避免日本國內景氣惡化,阻止日圓升值,日本只好繼續買美元,讓日圓一直處於安定狀態。
日本買的美元幾乎都是美國國債,中國也一樣,可以說美國的財政赤字是由日、中兩國撐持,而且非常安定。這兩國為了維持出口,不可能拋售國債,因為若拋售會導致美元暴跌,本國貨幣升值,所以兩國今後只好繼續買。這種美元財產其實很不健康,簡直跟負債一樣。

支撐美國赤字

日本替美國支撐財政赤字,國內卻背負了好幾代也還不完的債務。現在日本中央政府的負債額是八百一十三兆日圓,政府保證債務為五十五億日圓,連地方政府則達一千兆日圓以上;可是,現在日本每年的稅收只有四十六兆日圓。
小泉自二○○○年上任以來,是第一位想好好改善財政赤字的首相,不像以往的首相,每逢選舉就大行舉債刺激景氣討好國民,但怎樣省也要花六十二兆日圓。小泉拚命將國債發行額控制在三十兆日圓以下,已經是很大的進步。然而,日本政府的負債額是稅收的十倍以上,甚至是二十倍以上,比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的財政狀況還糟糕,而且看來政府對這樣巨額的財政赤字根本毫無對策。

本國財赤嚴重

日本現在的財政赤字已在國際上名列前茅,雖然日本的國債都是以日本的法人或國民為對象,即是內部債務,許多經濟專家認為,這好像是自己的右手借錢給左手的赤字,國家會破產的可能性不高,大概也不會發生像阿根廷那樣的財政破產狀況,呼籲大家不必擔心。
不過事實上,嚴重的財政赤字會帶來不同世代負擔的不公平的擴大、將來的不安(社會保障破產)、消費量減少、景氣低迷、失業率提高等,實際問題很多。對於日本政府而言,結果唯一能採取的對策,還是增加稅收,所以從七月一日起,許多跟民生相關的領域,如香煙等,都開始增稅漲價。如果要稍微改善赤字,消費稅最少要提升百分之十以上,普通的家庭都叫苦連天。
日本支撐美國赤字,也希望有其他國家幫自己承擔一點赤字。最近,日本開始在國際上宣傳日本國債,但是利率低又破綻處處的日本國債,怎可能有其他國家感興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