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70萬名參加強積金計劃的打工仔,將來可望獲得比現時更多的僱主供款。據本報獲悉,強積金管理局現正檢討納入強制性供款的員工最高入息水平上限,初步建議入息上限由目前每月2萬元提高到每月3萬元。若建議獲得落實,將來月入3萬及以上的員工,他們的僱主每月供款額將較現時多500元,至總數1500元。 記者:譚暉
強積金條例規定,僱主須按照員工的最高和最低入息水平(現時分別是每月2萬元及5千元),按月薪5%給員工作強制性供款;員工自己同時也供月薪5%。另外,法例又規定積金局每四年須就這個水平檢討一次。
積金局營運總監(監管)于海平昨日表示,有關檢討預期數個月後可完成報告,再提交港府,屆時由港府提出修例草案讓立法會審議,但她拒絕透露檢討進展。該局發言人補充,檢討會一併考慮打工仔入息中位數、及入息涵蓋範圍的轉變。
68萬人月入逾2萬元
消息人士向本報表示,積金局已完成初步檢討工作,並認為月入5,000元以下的僱員毋須供強積金的安排可以不變。但由於高薪僱員的人數在過去四年持續增長,積金局初步建議入息上限由目前2萬元增加至3萬元。
消息人士指,該局相信將入息上限提高,可增加對月入2萬元以上員工的退休保障,但局方最擔心僱主會因為增加支出而反對建議。
根據統計處去年的數據,月入2萬元以上的打工仔超過68萬人;若積金局的建議得以落實,以一名月入3萬的打工仔為例,他本人及其僱主的供款將分別由現時的1,000元加至1,500元。另外,目前稅務局向打工仔提供每年最多12,000元的強積金供款免稅額,也會相應提高至最高18,000元。
少於5,000元毋須供款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執行董事黃王慈明表示,將強制性供款定在每月2萬的入息上限,根本不能讓打工仔有足夠的儲蓄以備退休之用。她解釋,當年將入息上限訂在2萬元,是鑑於強積金初推行,港府為平衡勞資雙方的憂慮而採中間落墨的方案。她認為提高入息上限,既可以為員工帶來好處,也可以令港府將來因應人口老化而作出的社會福利開支相應減少,製造多贏局面。
代表僱主的香港酒店業主聯會,其執行總幹事李漢城贊成合理地提高入息上限,他表示,由於強積金與長期服務金對沖,提高強制性供款的入息上限,整體上未必會為僱主帶來額外開支,「反正呢筆錢僱主都要使,唔係放喺強積金供款上、就係放喺員工退休後嘅長期服務金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