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政改拋離中共

越南政改拋離中共

張華

越南上月底剛完成歷史性高層大換班,除越共總書記農德孟外,總理、國家主席和國會主席「三大巨頭」,全部換上年輕的新面孔。從今年四月的越共十大開始,越南的政治改革步伐愈來愈大,並打破多項禁忌,包括容許電視直播國會代表尖銳地質詢內閣成員、卸任總理就任內嚴重的貪污問題公開向全國道歉、破天荒由兩人競逐越共總書記等。相對於中共,越共的政治改革決心更大,成效更顯著。

推行市場化改革

越南的改革始於一九八六年,名為「革新運動」。當時越南跟七十年代末期的中國非常相似,國民經濟瀕臨崩潰,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走不下去,於是,越共照搬中國的模式推行市場化改革,同樣從農村和農業入手,逐步擴展到城市和工業。往後的二十年,越南一直師承中國,把中國視作市場化改革的試驗場,亦步亦趨跟從中國,結果同樣取得驚人成就。今年十一月越南將主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更是越南展示成就的好機會。
但與此同時,越南無可避免地墮進中國漸進式改革的陷阱,也就是經濟高速發展,政治體制嚴重滯後,造成制度性瓶頸,反過來制約經濟改革,令改革阻力愈來愈大,效果愈來愈差。而且,由於政治制度落伍,令越南官僚主義和貪污問題不斷惡化。
過去兩年,農業部長和交通部長先後因為所轄部門出現大規模集體貪污而被迫辭職,總理潘文凱上月十六日在國會宣布提前一年辭職時,更就貪污問題日趨嚴重公開向全國人民道歉:「當前,政府官員的腐敗現象與官僚作風日盛,在社會中引起民憤與不平,阻礙着民族的進步,關係着國家的存亡,作為政府總理和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我對此感到無比愧疚。」

國家領導大換班

事實上,越南反貪的利器就是「政治改革」,而今年四月召開的越共第十屆黨代表大會,正是越南政改的里程碑:在中央委員選舉引入差額選舉,其中一半是新人;上屆總書記農德孟和時任胡志明市委書記阮明哲(現任國家主席,黨內排名第四)競逐總書記,最後由農德孟連任,這是越共歷史上首次出現兩人競爭總書記的情況。
到了上月的十一屆國會九次會議,國家主席陳德良、總理潘文凱、國會主席阮文安集體請辭,比他們的任期提前一年,分別由胡志明市委書記阮明哲、常務副總理阮晉勇(目前黨內排名第三)和越共著名理論專家阮富仲(黨內排名第六)接任。無論是為了提前交班,還是展示向國內的貪污問題問責的決心,他們的辭職已開創越南政治文化的先河,也為越南的改革注入新動力。

接任人勇於改革

阮明哲和阮晉勇俱出身南越,被視為改革派,特別是五十八歲的阮晉勇,深獲西方政界賞識,近年越南大膽的經濟改革政策多出自他的手筆。而阮明哲當選國家主席後也指出,越南需要以公開、透明為改革的方向,加速司法和行政改革,並承諾要建立一個法制國家。顯然,越共高層以政治改革肅貪的決心很大,配合不久前頒布的《反貪法》,規定政府官員及其親屬要申報資產。
當然,越南還有很多棘手問題,但起碼他們敢於面對,更看清了中國「跛腳改革」的弊端,也找到了避免重蹈覆轍的方法。相反,「老大哥」的中共卻「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在政改問題上遲疑不決,而反腐敗和黨內的反貪機構,更已淪為各派政治鬥爭的工具,豈不令人欷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