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四年一度,跟美國總統和很多民主國家領導人的任期一樣,四年今日我稱霸,sametimefouryearslater,霸主寶座未必輪到你,大熱如巴西,縱使粒粒巨星,出局的命運無法逆轉。四年又四年,球迷始終有盼望,輸過可以翻身,衞冕的要加強戰頭。選民何嘗不是盼了又盼,希望四年後有新星落場,頭頂腳踢,一往無前,回饋社會。
只是,球圈也像政壇,未落場,空口講白話的插花天才特別多,賽前大言不慚,「就算得第二,對咱們而言,已經當輸。」豪情壯語語音未落,九十分鐘過後,政壇朗拿甸奴一個二個現形。細哨輸在過份賣弄,盤球的功夫跟轉會費不成正比,選民與球迷跌晒眼鏡,仰天長歎,有眼無珠,俾你個光棍呃了四年。巴西提早出局後,據知細哨的身價暴跌近半,不曉得有無球會識貨趁低吸納。球星行情類同股價,施丹被質殘後竟能絕地反彈,帶領法國隊的恆生指數衝上萬八點。
世盃不單是運動盛事,牽涉政經國力比拼,政客亦要隨俗忽然愛cup,巧妙地用足球拉票。球星受制球例,有球證這位地獄判官盯住,臨場得極力克制。政客卻能使盡茅招,當選民笨伯。有這樣的選舉,不受國際球例規管的小圈子方式,球證八百人,只消舉手通過,波也不必踢,就能衞冕稱霸,還自我臉上貼金呼為民主的洗禮。香港選民,唉,怕且等到七老八十,細哨變元老哨,普選仍未開波。點解?無人敢吹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