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垃圾電郵來自海外難追查

九成垃圾電郵來自海外難追查

【本報訊】政府立法規管濫發商業電子訊息,減少對市民的滋擾,但當局承認規管垃圾電郵有困難。有資訊科技界人士指出,本港九成垃圾電郵從海外地區發放,當局追查上有困難,有關立法建議未必能有效打擊垃圾電郵問題。

加強與其他國家合作

工商及科技局副秘書長黎陳芷娟昨稱,大部份濫發電郵均是從海外發出,港府難以執法,但條例草案通過後,當局有足夠法律基礎與同有打擊垃圾電郵法例的國家合作,「本港已經加入咗一項多邊協議,包括澳洲同南韓,各地政府都掌握到足夠嘅(濫發集團)資料。」
電訊管理局助理總監蘇達寬補充,當局不在「拒收訊息登記冊」上加入市民的電郵資料,是因為電郵不像電話般,能追查到發訊者的真正身份,「如果我哋加埋電郵入登記冊,如果份名冊俾人攞到,就可能被濫發集團利用。」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當然委員莫乃光指出,目前有九成垃圾電郵由海外地區發放,縱使立法建議指有關海外公司牴觸法例,以及有域外司法管轄權,本港當局必須與海外執法部門合作,否則很難向有關海外公司作出檢控。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單仲偕也承認,追查海外垃圾電郵有困難,「呢啲人經常會轉移地方,執法部門追查困難,而且有一半垃圾電郵來自內地同台灣,但呢兩個地方同香港並無引渡協議,就算知道對方身份,香港亦都未能引渡呢啲人嚟香港受審。」

規管存有灰色地帶

香港互聯網供應商協會副會長葉旭輝認為,規管收集電郵地址會存有灰色地帶,「𠵱家可以從好多渠道攞到電郵地址,唔一定係由市民提供畀商業機構,例如聊天室,你好難證明到啲電郵地址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