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第一次實現的行為藝術,是1909年2月20日在巴黎羅浮宮劇院上演的荒謬喜劇《Ubu國王》。天花亂墜的宮廷巨獻宣傳,換來的竟是醉醺醺的導演Jarry,走到邋遢不堪的舞台上,用了10分鐘大講觀眾的期待,繼後還插入粗口,令觀眾大為光火,最後感到被玩弄的觀眾將演出變成了一場大打鬥。
香港,去年4月誕生了「香港作動──行為藝術計劃」,並剛定於9月22至24日在牛棚藝術村舉行藝術節。
記者、攝影:馮敏兒 鳴謝:亞洲藝術文獻庫
記者上行為藝術榜
行為藝術向有被觀眾誤解的傳統,那些不可理喻的行為,統統還以「行為藝術囉!咩!」。這句說話聽足100年,行為藝術家愛上偶然,樂玩顛覆。世界充滿成見: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成見衍生暴力,殺人放火,成見甚至可以明知故犯。其實行為藝術家都不過是直接的孩子,真正的行為藝術家是以作品為依歸,雖然事後煙消雲散,對無法被買賣,更引以自豪。為藝術者首要就是要忠於自己嘛!
其實記者也做過不少行為藝術,還剛剛發現在香港行為藝術史中榜上有名。行為從不敵視一時衝動,甚至崇拜偶然;它不需要畫廊,不需要劇本,藝術家自己的身體就是藝術的廣場,電光石火間就是作品。但行為藝術有自身的章法,有一對明亮的眼睛,開放的心靈。如果用詩來形容,行為藝術就是一首天地萬物都可以入詩的作品!彈丸如香港,也有不少同道。
超越演員 高小蘭
別人用一生的精力都造不出這效果,高小蘭一踢即就,02年第一次做行為藝術就獲得亞洲各國觀眾一致好評。在egg-xercise(雞蛋運動)中,她全身以透明膠紙貼滿150隻生雞蛋,語帶雙關地追問了女性身體的社會性與內在感受的矛盾吊詭。她從前做過演員,但卻無法適應角色扮演,「其實我一直想講的是我自己。」現日間做慈善機構,手無寸鐵做起藝術家的事業來。
反應最快的藝術 三木
當下最活躍的香港行為藝術家三木:「行為藝術是最能對現實作出快速回應的藝術形式。」天生的高度政治敏感,也令他常現身6.4及7.1等社會事件,如果民主女神是藝術品,他就是活生生通街走的「民主女神像」。他本來就在中國受教育上美專,與中國藝術家同學一起經歷了80年代中後期,不約而同在中國全國各地,甚至香港和台灣,同時發生了行為藝術的事件。行為藝術家常說生活就是藝術,藝術就是生活。三木在剛過去的6.4遊行中以一雙盛了兩尾金魚的漏水鞋行了6個小時,要魚不死,就要加水,好心的途人終讓他得償所願!在日本打工多年,造橋起路的地盤工人,他清楚明白自己的藝術之路。
棄電腦擁抱身體 丸仔
多產的行為藝術作者,丸仔原是電腦學生,但卻頭也不回地走上藝術之路,自掏腰包也要坐飛機去面對觀眾。他同樣有政治的敏感性,反世貿一定有他的份兒,他形式千變,身體每次都改變形狀,無論在經濟上和創作上,他都在掙扎中度過,玩弄自己的肥肚腩,在地上寫詩,在他身上我見到自己的昨日。
7.1婚禮亞金
亞金(鄭怡敏)和他妻子張嘉莉,2004年在7.1穿起新郎新娘服裝上街遊行,並同時宣布訂婚,遊行人士紛紛上前祝賀,成了新聞人物,也成了他們的行為藝術。05年背着去年穿着新郎新娘服裝時的背影畫板繼續遊行,今年他們要反省被報紙報道,以自畫像繪畫了不同閱讀經驗的結果。他們到過威尼斯、韓國和上海等地的雙年展,在場外進行行為藝術。
國際行為藝術大件事
中國香港作動片面
你都玩埋一份
香港的行為藝術20多年來最出錢出力的支持者,正是莫昭如這個民眾藝術、街頭藝術的搞手。就是他把霜田誠二帶來香港,就是他搞出了展能藝術節,而「香港作動」行為藝術計劃,他亦是聯絡人。想一齊玩就要找他,電話:98007069。
必看天書
亞洲藝術文獻庫是一個免費使用的藝術資料庫,我們可以透過資源中心及網上的電子目錄取得大量有關亞洲藝術的第一手資料。另推介以下必讀天書。
《TheArtist'sBody》 約$369(a)
收錄了行為藝術最經典的圖片和資料,入門必備天書。
《行動藝術》
台灣著名藝評人兼繙譯家吳瑪囗在1993年,從德文繙譯的行為藝術歷史的中文秘笈,現在已成絕版書,一有發現絕對需要珍藏。
《PerformanceArt》 約$93(a)
是英語世界的行為藝術歷史故事書,再版無數次,作者RoseLeeGoldberg就是商標。
《China'sNewArt,Post1989》$495(b)
由亞洲藝術文獻庫出版的英文著作,圖文並茂地綜觀了中國當代的藝術面貌,行為藝術也是其中一員。
(a)www.amazon.com
(b)亞洲藝術文獻庫(荷李活道181-191號華冠大廈208室/281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