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預測股市,最難計算就是天災人禍。北韓幾枚導彈,未有炸散亞洲股市,一來是美國尚未表態、不知有何後着(或者根本不會有任何後着);二來是北韓在區內的影響力有限。因此,北韓日前的舉動,暫不會提高地緣政治的風險,資金不會撤離亞洲區。
昨日跟一位「口水佬」朋友碰面,他是一個「問題少年」,總喜歡每事問,當然,我喜與這種求知慾高漲的年輕人交談。這位朋友剛剛在美國學成歸來,想在香港大幹一番事業,希望可加入美資公司,行業則不拘(我估計他應該是想加入金融界)。當然,我亦要聽聽他為何強調要加入美資公司。總括他的言論,歸納有3大原因:第一、美國差不多已獨霸天下,好像聯儲局一句說話,已令環球股市變天,因此美國的感覺已高人一等;第二、目前環球最大的企業,差不多由美國企業所壟斷,美國的管理模式將會是世界其他企業的楷模。目前不少本地或其他地區企業,都會引用美式的管理方式(或者另一誘因是不少本地的高層,都是讀美式MBA課程);第三、美國企業可迫出員工的潛能,可以令他們賺更多的錢。
美式管理流行有原因
無可否認,美國的一切一切,正在影響着我們,尤其是在工作範疇上,美式管理更是不少企業的典範。我曾在不同文化的公司當管理,對不同的管理文化都有一定體會,美式管理文化之所以流行,最大原因是一切以結果為依歸,總之做甚麼也好,最重要是快見成效。平心而論,香港是一個急功近利的地方,尤其是經過金融風暴的洗禮,令人明白到「今日唔知聽日事」,所以更要講快速收成(尤其講賺錢),美式管理講求快、狠、準地達至成功目標,似乎是值得大家學習。不過,上述只是坊間對美式管理的片面理解,我個人認為,美國之所以強大及其管理模式為世所學習,並不是因為其樣樣講求功利的元素,反之,是它重知識產權、重制度,好像現在美國的產業(如Microsoft、Oracle、荷里活電影)可侵佔全世界,都是因為這個原因。換言之,美國管理文化的另一成功之處,其實是知識。當然,我仍懷念當年畢業後在滙豐銀行由練習生一步一步學起的傳統英式管理,因為真的可紮穩根基。
大家可能會感到奇怪,為何在投資專欄談及一些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原因是每逢這段時間,莘莘學子都忙於為自己前途打算,而工作正是一生的投資。現在的社會,錢,無疑是重要,但穩健的工作根基,才是日後生錢的真正金蛋。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