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三名有精神病紀錄婦女在天水圍集體自殺,有精神科醫生和社福界人士認為,公營醫療資源不足,令病人往往只得約六分鐘的覆診時間,以及一些複雜個案只得一名社工跟進,是導致今次慘劇發生的關鍵。
每五月覆診六分鐘
精神科醫生劉麗珊表示,公立醫院資源不足,現時每名精神病患者平均要輪候三至五個月才能覆診,每次覆診時間也只得六分鐘,令醫生難以評估病人的實際狀況,和有否自殺危機。
集體自殺事件中,王姓女死者有虐兒紀錄。群福婦女權益會主席廖銀鳳質疑,社署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跟進個案時,只集中關注兒童權益,忽略對施虐者的輔導。社署發言人回應指,社署社工一直有跟進該母親的情緒。
但立法會社福界議員張超雄指出,該名死者正爭取小朋友的撫養權,即使面對情緒問題,也未必敢向社工透露。他認為,對於一些複雜的求助個案,一個社工跟進未必足夠。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指出,天水圍接連發生慘劇主要是規劃不當,區內八成人口是低下階層,衍生不少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