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盃進入高潮之際,環球市場亦步入一個新的階段。在通貨膨脹惡化及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等憂慮籠罩下,5月及6月的股市和債市均異常波動。是次市場調整,明顯打擊了部份投資者的信心,尤其令他們對投資風險較大的資產類別有所卻步,但大部份分析員都認為,基於環球經濟基礎因素仍屬正面,這些調整並不意味着是牛去熊來的開端。
低息口的投資環境,無疑已成過去,但現時的利息還未到達一個對市場帶來長期負面影響的水平。即使聯儲局在8月進一步加息,令美國指標聯邦基金利率上升至5.5厘,但相比長期的利息趨勢,這水平仍不算高。所以在目前階段,並沒有理由相信需要大幅下調環球經濟的前景展望。
事實上,市場早已預料今年下半年的經濟增長會因為美國樓市見頂,消費力減弱的緣故,落後於去年及今年年初的走勢;而企業盈利上漲的幅度,預期亦會較過往數年遜色。不過,這情況只屬牛市中期的正常狀態,投資者實在毋須過於憂慮,更應利用是次的巿場整固,重新為自己的投資組合布局,以掌握趁低位入市的良機。
歐美股市PE吸引
以美股而言,預期增長型股及大型股在今年下半年的表現仍會較細價股優勝,而擁有議價能力及向海外巿場傾銷的公司,其前景尤其有潛力跑贏大市。
與其他市場一樣,歐洲股市在過去兩個月亦經歷了相當的調整,主要是被能源股所拖累──德國DAX指數下跌超過8%,法國CAC指數亦錄得近7.8%的跌幅。經過這兩個月的跌勢後,歐洲市場現時的PE約12倍,不少分析員認為已屬合理的水平。
更有趣的是,雖然市況近日相對反覆,但歐洲企業對前景的信心卻持續增強。在上星期公布的德國Ifo商業信心指數便由5月的105.7上升至6月的106.8,創下自1991年2月以來的新高。營商環境指數出乎意外地錄得頗大的增幅,顯示了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系的工業復蘇步伐正在加速。
除了德國之外,意大利和荷蘭同類型的調查亦分別顯示,其商業信心指數現正處於自2000年以來最樂觀的水平。這些正面因素,很可能令歐洲股巿在今年下半年有出人意表的好表現。
在亞洲區方面,日本的經濟數據繼續造好,失業率更屢創新低。消費物價的持續上漲,引證了日本已脫離通縮困境。日本企業上季發布的盈利大部份都相當理想,但管理層卻對來年收益作出十分保守的預測,所以有分析師認為,日股未來的表現會比市場預期優勝。
至於亞洲其他股巿方面,儘管在過去數星期錄到近兩年以來的低位,但企業盈利前景還是非常樂觀,而相對PE依然吸引。
金礦股可望回勇
除了整體市況外,投資者亦十分關注個別行業的發展,例如年初不斷攀升的礦業股。金屬市場方面,由於新的生產項目延遲啓動,加上現有的產能受到干擾,相信供應於2006年下半年會持續緊張。在沒有出現供過於求的徵兆下,配合近期部份地區仍然正在增長的經濟,金礦股表現亦極有可能較預期優勝。
從上述分析可見,每一個市場都有其獨特的投資機會及相對風險。投資者若想爭取較高的回報,同時又想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應採取一個多元化的投資策略,利用一些如混合資產型基金等的投資產品,或定期為投資組合作重新調整,以把握環球市場的投資良機。
美林投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