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又發生慘案 集體自殺三婦亡

天水圍又發生慘案 集體自殺三婦亡

【本報訊】天水圍三名感情生活不如意的寂寞女子,相約在天華邨其中一人家中,寫下四封遺書,訴說生活空虛孤寂,前路茫茫,然後在屋內仰藥、割脈及燒炭三料自殺身亡。至昨日下午,友人到訪揭發慘劇,警方調查後相信她們是集體自殺,案件並無可疑。天水圍區過往曾發生多宗家庭悲劇,「三屍命案」更震撼居民,有人考慮暫時搬走。 記者:黃學潤、江寶龍、李志強、李偉民

有學者對昨日事件感到可惜,強調任何人都應該珍惜生命,若有問題無法自行解決,應向朋友或專業社工求助,以免走進死胡同。警務處長李明逵亦表示,希望大家珍惜生命,並強調警方非常重視這宗自殺案件,元朗警區重案組正進行調查。

三人相識逾十年

三名女死者分別為王少芳(39歲)、朱藉華(31歲)和紀曉麗(38歲),她們皆住在天水圍,各自都有不愉快的經歷,三人10多年前相識。據熟識她們的朋友表示,她們有一班背景相似的女性朋友,經常會相約見面互相鼓勵支持,互相訴苦,亦互相影響。
其中死者王少芳是今次集體自殺地點的女戶主,她原與姓李的丈夫和一子一女(現年分別17及12歲),同住天華邨華祐樓一單位。四年前,她因為與丈夫感情破裂曾經自殺,雖然獲救,但從此精神出現問題,丈夫亦遷回內地生活,長女與祖父母同住,王婦則和兒子一同生活,其間社署一直有派社工提供協助。
去年二月及五月,王婦曾兩次致電丈夫及社工,聲稱會餵藥毒殺11歲兒子,但均證實虛報,其中一次案發後,警員在天水圍一教會尋回兩母子,社署確定為心理虐待個案,並申請保護兒童令,將其子交由祖父母照顧。早前丈夫申請與王婦離婚,令王婦情緒更加低落。
另一名死者朱藉華,未婚,原與母親同住朗屏邨鏡屏樓一單位。據稱,朱有三次涉及毒品及兩次涉及偷竊案底,朱母表示,華女15歲在發高燒後患上精神病,現時仍要長期服藥及定期覆診,她與王少芳十分要好,早前更遷到天華邨與王同住。

晚飯時萌生死念

第三名死者紀曉麗,丈夫年前去世,她因為傷心過度亦患上精神病。五年前,她與現年16歲的女兒入住天瑞邨瑞龍樓,街坊稱她們母女都很少與街坊交談,尤其是紀婦的行為更有點怪異,每次見到男街坊在走廊都會很緊張,要男街坊入屋後,她才敢開門返回自己住所。
街坊稱,幾個星期前開始,見到一批女子經常到紀的住所聚會,並一同唱卡拉OK及煮食,但兩日前突然靜下來,連紀婦都沒再出現。另外,有朋友在上周二曾在超級市場見朱藉華買了一包炭,向她查問時,朱表示計劃與幾名好友自殺,該友人大驚立即將該包炭搶去,並勸她打消死念,料不到悲劇仍然發生。
據揭發案件的姓陳女子表示,她和王、朱、紀三人,前晚在王的住所一同吃晚飯,席間曾有人提過生活不如意,不如一同自殺,並有人當場流淚,其後陳女因不想死離去,留下三人在家中,沒想到她們真的一同自殺。

四遺書訴說孤寂

昨下午1時45分,陳女再到王住所拍門但沒有回應,她擔心出事立即報警,警方及消防員到場破門入屋,發現三名女事主品字形的坐在客廳中,不省人事,中間有用鋅鐵盆盛着的炭灰,經檢查後證實三人都已死去一段時間。警方同時發現三人曾經割脈及服藥,身旁並留下多個啤酒罐。
天水圍分區助理指揮官(刑事)曾鴻烈證實在現場發現四封遺書,其中兩封是王少芳寫給兩子女,內容稱自己生活孤寂,前路坎坷,叫子女好好做人。另兩封分別是朱及紀所寫的,亦是訴說自己感情受創,孤單無助。

兩死者王少芳(前)與朱藉華生前的親暱合照。

揭發三好友集體自殺的女子,由警員帶走協助調查。 江寶龍攝

天水圍分區助理指揮官(刑事)曾鴻烈講述三屍命案經過。

因為不想死而沒有赴「死亡約會」的阿卿昨趕往事發現場,見好友最後一面。